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1节 认识地球 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025.pptx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1节 认识地球 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025.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广袤浩瀚的宇宙第1节认识地球七上科学ZJ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程,知道一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和方法。2.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发展科学观念。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赤道、经纬线、经纬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4.通过探究实践,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5.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语言”,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发展科学思维。6.认识地理科技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树立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1.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

2.对古人“地是平面”认识的怀疑既然大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怀疑。

拓展培优实验验证地球是球体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如图所示)。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可视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①铅笔在篮球球面上:远离时,铅笔头慢慢看不见了,铅笔的可视长度变短;②铅笔在木板表面上:远离时,可以一直看到铅笔头,而且铅笔的可视长度不变实验结论①铅笔在篮球球面上:移动时,铅笔的可视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铅笔的可视长度和铅笔头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知识迁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篮球想象成地球,把铅笔想象成帆船,就成如图所示的景象了。推测可知: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3)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5)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典例1(湖州期末)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D?

?

教材第94页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方法与科技的进步,更有人类对真理不畏艰辛的追求,这是人类进取精神的充分体现。

?

?

?

典例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悟空和土行孙商定,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的速度快,谁就得胜。土行孙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目的地。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吁吁地赶来:“你怎么比我快?”土行孙说:“我比你的距离近啊!”你能告诉悟空,土行孙遁地而行的距离约是多少吗?___(填字母)。DA.十万八千里 B.6371米 C.4万千米 D.12742千米解析:(1)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土行孙遁地而行的距离是地球的直径,因此约为12742千米。

(2)悟空很不服气:“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有什么。”喜羊羊来了,说:“我站在这儿不动,一天下来还能行八万里路呢!”(如图所示)喜羊羊所说的“八万里”是指地球的___(填字母)。BA.平均半径 B.赤道周长 C.极半径 D.地球表面积解析:(2)“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2.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特点概念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圆圈(极点除外)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缩为一点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课件 教案 试卷 练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