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二)-高中-解析.pdf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二)-高中-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二)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文学常识的掌握。《尊生》出自《庄子》,D项正确。

A、B、C项均出自《孟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B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A、C、D三项均为主谓倒装句。B项

属于宾语前置句。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题干诗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用“朝露”比喻人生,形容人生之短暂。B项,诗句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以物喻情,用“山溪渡”比喻与友人的交情恒久不变,经得起考验。

A项,诗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吴钩”指代兵器。

C项,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万里河”“五千仞岳”展现了祖国山

河的雄伟壮丽。

D项,诗句运用了用典的修辞,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委

婉表现了美好而又虚无的梦境与哀怨、凄迷的情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D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

就。成语使用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当选。

A项,源远流长,①源头很远,流程很长。②比喻历史悠久。成语使用正确,

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B项,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成语

使用正确,不符合题干,故排除。

C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成语使用正确,不符合题干,

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答案】D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解析】D项,《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

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

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

澈纯净,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

A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

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几个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与他们斗智斗勇,

最终无畏牺牲的故事。小说向人们展示了战争对人,尤其是对妇女的摧残,表现

了战争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造成的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法西斯、反侵

略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人性关怀。

B项,《兵车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叙事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

想内容,诗歌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穷

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C项,《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部很

有影响力的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

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

固的艰难过程及其强大的生命力,揭示了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

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B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解析】此题考察文学常识。B项,出自韩愈的《春雪》,其中意象是雪花,

没有包含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故当选。

A项,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意思是忽然在一夜之中,世间的白梅都齐齐绽放,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大地,写

出了白梅的素雅高洁、不畏严寒的品格。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出自唐朝诗人刘桢的作品《赠从弟其二》,以有力的一问一答,透视

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不畏狂风严寒,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与题

干不符,排除。

D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出自清代郑燮的《山中雪后》,

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

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傲立霜雪、坚强不屈的性格。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

7.【答案】B

【考点】学科知识——基础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