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下期高2020级期末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2分,第Ⅱ卷58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e-9C-12N-14O-16F-19Na-23A1-27S-32C1-35.5Ca-40Fe-56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人们发现组成为铝-铜-铁-铬的准晶体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正被开发为炒菜锅的镀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的准晶体是离子化合物

B.已知的准晶体中含有非极性键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组份金属的硬度更低

D.准晶体可开发成为新型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为金属晶体,不存在离子键,不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含有金属键,为金属晶体,不存在非极性键,故B错误;

C.由题给信息可知,该晶体为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组份金属的硬度更高,故C错误;

D.该晶体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的特点,为新型材料,具有开发为新材料的价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的含义。易错点为AB。

2.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可有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18—冠—6可与钾离子作用,如图是18—冠—6与钾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超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的特征

B.该超分子中K+的配位数为6

C.利用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还可以分离C60、C70

D.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属于“超分子”,其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具有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的特征,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超分子中K+周围形成有6个配位键,故其的配位数为6,B正确;

C.C60和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合C60的“杯酚”中可进行分离,这是利用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则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是一个配位阳离子,所得到的晶体里还有阴离子,该类化合物配合物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故属于是离子晶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3.单质不可能形成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单质;所有金属单质都可以形成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故不可能是单质构成的晶体。

故选A。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或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基态氧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

B.磷化铜(Cu3P2)用于制造磷青铜,电负性:Cu<P

C.用原子轨道描述氢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

D.在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基态氧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价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故A错误;

B.磷化铜(Cu3P2)用于制造磷青铜,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递增,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小,得到电负性:Cu<P,故B正确;

C.,左边是氢原子原子轨道,右边不是氢原子原子轨道,因此该原子轨道描述不是描述氢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故C错误;

D.在分子中,第1个和第3个C原子有4个σ键,孤对电子为0,其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中间碳原子有3个σ键,孤对电子为0,因此化方式为sp2杂化,第1个和第3个O原子有2个σ键,孤对电子为2,其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中间氧原子有1个σ键,孤对电子为2,因此化方式为sp2杂化,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下列各组微粒,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方式的

A.NH3,PCl3,CO,CO2 B.SO3,NO,COCl2,BF3

C.SO,ClO,PO,BF3 D.BeCl2,NCl3,NO,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PCl3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A错误;

B.SO3,NO,COCl2,BF3价层电子对均为3,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方式,故B正确;

C.SO,ClO,PO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C错误;

D.NCl3,ClO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