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8
通过探寻解题切入点突破试验常考4大题型
1.(2024·全国卷Ⅲ)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柔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探讨小组将生长状态一样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比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试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比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试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比照组
试验组一
试验组二
试验组三
试验组四
试验
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试验
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本试验结果,可以推想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可推想,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试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须要”或“不须要”)载体蛋白,______________(填“须要”或“不须要”)消耗ATP。
解析:(1)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比照组、试验组一、试验组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变更时间合速率变更较大;试验组二、试验组三、试验组四在相同湿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变更,光合速率变更不大。因此可以推想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湿度。依据上述结论,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与试验组四相比,试验组三的温度高6℃,光合速率有所提高,说明试验组四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CO2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须要载体蛋白,不须要消耗ATP。
答案:(1)湿度(或相对湿度)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变更时间合速率变更较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增加(2)四该试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不须要不须要
2.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试验:
①将长势一样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1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mg/L、B=3.125mg/L、C=4.165mg/L、D=6.250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相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一段时间,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上升,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渐渐______。
(2)有人指出本试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明验数据的精确性。请你提出修改看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试验还获得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处理
A
B
C
D
E
样品鲜重(g)
0.51
0.51
0.56
0.54
0.61
可溶性蛋白
含量(mg·g-1)
11.05
11.03
10.82
10.06
9.97
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________。表中数据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确定运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当在______________浓度范围内设计试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解析:(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上升,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渐渐增加。(2)步骤①中,每组1株幼苗,存在偶然性,应将1株改为10株;试验设计要遵循比照原则,该试验还缺少比照组,因此应当增加空白比照组,即蒸馏水处理组。(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A~D组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比照组高,由此可见,表中数据能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爬山虎素材新人教版.doc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国庆节第5课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doc
- 2024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31渔夫的故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一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unit2Thetoycarisunderthebed教案1外研版一起.doc
-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2秦汉统一王朝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练习岳麓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剌第一部分必背篇__“知识”打包记训练含解析.docx
-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2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导.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青岛版.doc
- 2024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习题新版沪科版.docx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灰雀拓展阅读_麻雀素材鲁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