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高考议论文的写作中,概念阐释语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考生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对题目核心概念理解深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立意高度和逻辑严谨性。一个精准、深刻且富有创意的概念阐释,能够为整篇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后续论述的方向,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从而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然而,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对概念的深入阐释,导致文章缺乏深度和逻辑性。那么,如何才能写好高考议论文的概念阐释语段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概念的含义
分析概念,主要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含义”就是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的特性,二是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所属的范围。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能思维,两足直立的动物。”其中“动物”是“人”所属的范围,“动物”前面那四个定语,揭示了“人”所具有的特性。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或者说,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性的事物。比如“人”这个概念,就是诸如曹操、孙中山以及其他的具体的人。
(二)概念阐述的基本要求
1、明确概念内涵
高考议论文的题目往往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概念展开,如“勇气”“坚持”“创新”“责任”等。在写作前,考生必须认真审题,深入挖掘概念的内涵。这不仅要求对概念的字面意思有准确理解,更要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取向。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本手、妙手、俗手”为例,考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三个围棋术语表面意义的理解上,即“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而要深入思考它们在人生、学习、社会发展等层面的象征意义。本手可以象征着扎实的基础、遵循常规的努力;妙手则代表着在坚实基础上的创新突破、智慧的闪现;俗手则可理解为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行为。只有准确把握这些内涵,才能在概念阐释中展现出深刻的思考。
2、界定概念边界
在明确概念内涵的同时,考生还需界定概念的边界,避免概念的模糊和混淆。有些概念看似相近,但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自信”与“自负”、“宽容”与“纵容”等。在阐释概念时,要清晰地指出所论述概念的独特之处,防止在论述过程中偷换概念或偏离主题。
例如,在论述“诚信”这一概念时,要明确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与“善意的谎言”进行区分,说明善意的谎言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从本质上仍然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只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动机可以被理解。通过这样的界定,使“诚信”这一概念更加清晰明确,为后续的论述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概念阐述的常见误区
1、概念模糊,表述不清
在2017年“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这一作文题中,部分学生对“预测”概念把握不准。将预测简单等同于猜测,在论述中,把日常毫无根据的瞎想当作预测来讨论,如写自己猜测明天会不会下雨就算是预测生活,却未区分预测需基于一定的知识、经验或规律,像气象部门依据气象数据预测天气才是合理的预测范畴。这种模糊表述,使文章对人们接受或不接受预测的探讨失去根基,读者难以理解作者对预测本质及意义的思考。
“步入阳光的能力”表意不明:2019年春考“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不少学生没有阐释清楚“步入阳光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有的学生通篇写要积极向上,却不说明积极向上为何就是这种能力,或者把获得物质财富当作步入阳光的能力,却不解释物质财富与阳光所象征的美好、积极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文章论述空洞,观点传达含混。
2、堆砌术语,晦涩难懂
“在2024年春考“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的写作中,有些学生为显示专业性,大量使用“知识图谱”“跨学科融合”“认知迭代”等专业术语。比如论述时说“从知识图谱构建理论来看,知识综合是一种节点关联的过程,实现了认知迭代,所以就是创新”,但却不解释这些术语在知识综合与创新关系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普通读者很难理解这种没有实质内容支撑的术语堆砌,文章可读性极低。
面对2024年秋考“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部分学生引入“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市场调研模型”等术语,生硬地说“依据大数据分析构建用户画像,能精准评估认可度,进而区分事物高下”,却不阐述这些方法与生活中人们直观判别认可度的联系,让文章显得故弄玄虚,偏离了对认可度本质及生活应用的正常探讨。
3、缺乏深度,浅尝辄止
2018年“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以规划为笔,绘就精彩人生.docx
-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语文调研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科举取士.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确定”与“不确定”.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把名句嵌入的高分段落15个.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及经典台词解读.docx
- 2025年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读名著《骆驼祥子》69道简答题.docx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