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
课时备课卡
学校:日照市东港区古城小学备课时间_年月_日
备课人
魏延娜
学科
语文
课时
2课时
课题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意境,热啊祖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
课前准备
教具:字词卡片、课件
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课件展示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
师:同学们,当寒冷的冬天过去,冰雪融化,春天就悄悄的来了。请大家观察图片,说一说春天都有哪些景物呢。(指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学期的第一课,让我们一起领
略古诗中的春天!
板书:古诗三首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自主学习。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讲解生字字义。可以结合图片、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讲解。
生字:融燕鸳鸯惠崇芦芽
短梅溪泛减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师示范笔顺,强调书写规范。学生自由临写,教师巡视检查。
容易写错的字:融燕崇溪。
三、学习《绝句》
1.出示作者杜甫简介,让学生了解杜甫。
第2页
2.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全班齐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结合课文注释,讲解重点词语意思。指导学生疏通诗句大意。
古诗大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了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4.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指名学生回答。(春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诗的前两句从哪写角度写出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请找出关键字。提示: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春天明媚的景色。关键字:丽、香。
6.找出诗的后两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两个动词为我们呈现了什么画面。
动词:飞、睡。这两个动词从上下空间、动静姿态、忙闲情趣等方面,写出了春天明丽的景色,这两个动词一动一静、一忙一闲,写出了燕子和鸳鸯的不同姿态,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7.齐读古诗,读出节奏。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8.归纳主旨: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1.课件展示作者苏轼简介,教师讲解。
2.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教师相机正音。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难点词语,讲解诗句大意。
古诗大意: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春天江水已经变暖。岸边长满初生的萎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4.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前3句写了6种景物:
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萎蒿和刚发嫩芽的芦苇。
5.思考,这首诗中哪一句是诗人的联想,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提示:最后一句是诗人的联想。补充讲解春天河豚由海入江产卵,逆江而上的资料)
诗人由满地萎蒿和几个芦芽,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最后两句使全诗灵动鲜
第3页
活,意境清新而自然。
6.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是按照什么描写顺序来写的。(按照江岸-江面-水边-水中的顺序来写的)
7.归纳主旨: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二、学习《三衢道中》
1.出示作者曾几简介,教师讲解。
2.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教师相机正音。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难点词语。教师讲解诗句大意。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乘小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之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4.思考:诗人是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样的?
5.诗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风景?心情如何?(一溪、一山、茂盛的树,还听到了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