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讲述者:日期:
目录第一章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二章网络问题案例第三章网络问题的危害第四章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一部分
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通过社交媒体、网购平台发布低价商品或特殊服务广告,如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吸引受害者。诱导受害者进行私下交易并转账,之后诈骗者消失。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0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假客代购诈骗如果计算机网络在制造时某些程序的算法不完善,存在口令圈套时,这都会造成身份鉴别威胁。为了保证人们的计算机安全,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计算机设置用户名和密码,而在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口令密码的设置,口令密码设置必要的特点是不可随意更改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身份鉴别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
网络问题案例第二部分
家教赚钱,原是骗局湖南某大学学生吴某在赶集网上看到家教信息,在与发布信息的家长取得联系后,对方称请吴某去一家高档饭店吃饭,边吃边聊家教问题。涉世未深的吴某没有多想,中午赴约。对方点了一桌酒菜之后,中途借口去卫生间不辞而别,临走还捎了几条名贵香烟,留下一直等待的吴某和“天价”未付的账单。
信网络,不挂科?陈某是某温州高校大三学生,眼看要毕业了,可是大一时挂的几门课还没补过。上网之时陈某认识了一名自称是黑客的人,称能侵入其校园网络,帮助陈某修改成绩。陈某轻信了该“黑客”的说法,先后共给该人汇款2700元。在发现成绩没有变动后,陈某联系该“黑客”,“黑客”却已人间消失。
QQ被盗,大学生被骗钱某学院学生在寝室上网,突然她姐姐的QQ发来信息,让其帮忙网上充值,她没在意就充了300元,接着“姐姐”在QQ上又要求其充值更多钱时,她打电话过去,因姐姐没接电话,而QQ上“姐姐”又一再催促,她又给“姐姐”充了900元。过后,等打电话给姐姐确认,才知是上当受骗。
QQ找兼职,14名大学生受骗上海某大学大四女生A在网上投简历找兼职,一名自称“电信业务员”的男子杨某主动联系A,称其公司推出“39元畅聊卡”急需兼职人员“冲场”,如你能帮他提高业绩,花半个小时办5张卡,就可获劳务费120元。并解释称其内部有人,此卡当月无手续费,月末自己能通过关系把卡注销。次月,A等14名办理了此卡的大学生去电信公司查询发现手机卡并没有注销,且每人的通信费已经高达4000余元。杨某从14名大学生手上骗到畅聊手机卡70张、产生话费达4.57余万元。
网络问题的危害第三部分
对未来的恐惧学生在经历电信诈骗后,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恐惧感。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再次成为受害者,进而对网络和电话等通讯方式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恐惧感可能限制他们的社交活动和职业发展。
法律意识的提高虽然电信诈骗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也促使他们提高法律意识。许多学生在被骗后,开始关注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这种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事件。
对网络安全的关注电信诈骗事件使学生更加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识别诈骗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种关注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安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围同学的警惕性。
家庭关系的紧张当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时,家庭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被骗而感到愤怒或失望,进而引发家庭矛盾。这种紧张关系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预防措施有哪些第四部分
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参与社区的反诈骗宣传活动,可以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同时也能帮助他人。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提升整个社区的警觉性。社区可以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传播反诈骗知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使用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在接到自称公检法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官方电话等方式进行确认,避免直接回复陌生来电或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能够有效避免被诈骗分子误导。
加强家庭成员的防范意识家庭是防范诈骗的重要单位,家人之间应加强沟通,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家庭会议,分享各自的防范经验和遇到的可疑情况,增强家庭成员的警觉性。特别是对老年人和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诈骗。
关注媒体和官方发布的信息关注媒体和官方发布的反诈骗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案例。许多地方公安机关会定期发布反诈骗警示,公众应保持关注,及时获取信息。通过了解最新的诈骗动态,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下课啦!讲述者:日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