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PPT.pptx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讲述者:日期:

目录第一章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二章网络问题案例第三章网络问题的危害第四章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一部分

冒充即时通讯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冒名顶替向事主的聊天好友借钱。特别要当心的是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聊天诈骗,遇上这种情况,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游戏币交易进行诈骗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表提供代练信息,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积分兑换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各大银行、移动、联通、电信等产品具有积分功能的企业,给事主发送积分兑换短信、微信等,要求事主下载客户端或点击链接,套取事主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和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利用上述信息在网上消费或划转事主银行卡内金额。。

冒充客服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网民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以订单异常等理由,要求事主登录假冒的购物网站或银行网站进行操作,套取事主银行卡号码和密码,向事主索要验证码后,将事主卡内资金划走或消费。另一种经常出现的案例有,事主因网购或转账不成功,在网上搜索相关公司客服电话,搜索到假冒客服电话后,按照假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被骗

网络问题案例第二部分

假冒网红直播诈骗近年来,直播行业火热发展,骗子们也开始利用直播平台实施诈骗,他们通过购买粉丝、点赞等数据,制造热门直播假象,吸引观众关注,在直播过程中,骗子会以各种手段诱导观众转账、打赏,甚至冒充慈善机构进行募捐。

虚拟货币投资诈骗虚拟货币成为投资新热点,但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他们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手段吸引投资者,设立所谓的“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等,实际上只是空壳公司或者庞氏骗局,最终卷款跑路。

求职招聘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优厚待遇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如培训费、服装费、押金等,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录用或卷款跑路。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2024年4月,四川攀枝花女子王某在浏览网站时发现一家售卖测绘仪器的公司,各方面都符合自己需求,遂通过对方预留的联系方式与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客服称私下交易可以节省四分之一的费用。王某信以为真,与之签订所谓的“购买合同”。王某预付定金1.3万余元后,对方却迟迟不肯发货并称还需缴纳手续费、仓储费等费用,遂意识到被骗。

网络问题的危害第三部分

经济损失诈骗犯通过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进行非法操作,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有些受害者可能一夜之间失去全部的积蓄,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个人隐私泄露电信诈骗犯常常会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进一步危及受害人的个人隐私安全。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活动,例如假冒身份、虚假交易等。

社会不信任电信诈骗活动的增加会导致人们对电话或网络交流的不信任感增加,影响社会正常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甚至降低人们对正规机构和公共服务的信任度。

精神与心理伤害受害人经过被骗的经历,可能会受到精神上的伤害,失去信心、焦虑、抑郁甚至自暴自弃。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年人或易受骗者来说,受到电信诈骗的打击可能更为严重。

预防措施有哪些第四部分

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参与社区的反诈骗宣传活动,可以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同时也能帮助他人。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提升整个社区的警觉性。社区可以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传播反诈骗知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使用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在接到自称公检法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官方电话等方式进行确认,避免直接回复陌生来电或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能够有效避免被诈骗分子误导。

加强家庭成员的防范意识家庭是防范诈骗的重要单位,家人之间应加强沟通,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家庭会议,分享各自的防范经验和遇到的可疑情况,增强家庭成员的警觉性。特别是对老年人和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诈骗。

关注媒体和官方发布的信息关注媒体和官方发布的反诈骗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案例。许多地方公安机关会定期发布反诈骗警示,公众应保持关注,及时获取信息。通过了解最新的诈骗动态,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下课啦!讲述者:日期:

文档评论(0)

染墨小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一级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22日上传了计算机一级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