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礼记讲座大学讲座PPT.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ppt.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讲述人:XXX大学之道

同学们进入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那么“大学”二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目录《大学》文化背景课题释义理解与思考课外延伸阅读壹叁贰肆

《大学》

文化背景壹

《大学》文化背景壹《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中唐以后,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时,《大学》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四书集注】与《大学》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文化背景壹

课题释义贰

课题释义贰《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大学”与“小学”课题释义贰其一其二“大学”即博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小学是“见小节而履小义”,大学是“见大节而践大义”,不仅要“见”,还要“践”。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课题释义贰《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课题释义贰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同“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知道目标所在。止,目标。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之道01明明德02亲民03知止04得05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修养自身的品性。修其身07课题释义贰使自己获得知识。致其知08齐其家06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格物09指平民百姓。庶人10都是,一律。壹是11本:为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本末12厚:重视;薄:轻视。厚薄13即未有之也。宾语前置。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未之有也14

理解与思考叁

理解与思考叁“三纲八目”中,“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理解与思考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请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

文档评论(0)

清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