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6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是该河仅有凌汛现象的河段,其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

A.纬度高,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低 C.纬度低,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

2.甲乙之间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的日期最可能是(?????)

A.3月16日 B.4月1日 C.4月16日 D.5月1日

【答案】1.C

2.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不同日期13时的流量数据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影响河流凌汛形成的条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

1.

有结冰期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才可能出现凌汛,材料信息表明,甲、乙之间河段在春季出现凌汛期,说明位于下游的地点纬度高、海拔低,位于上游的地点纬度低、海拔高。材料信息表明,该河段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16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乙水文站之上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说明气温明显开始上升,而甲站流量在4月1日以后流量才开始增加,说明甲站周边冰雪融化较晚,则纬度较高,位于乙站下游,因此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纬度低,海拔高,C符合题意,其余选项排除。故选C。

2.

材料信息表明,凌汛是指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甲、乙之间的水位上涨,则甲、乙之间发生凌汛时应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甲位于下游,乙位于上游,甲的流量代表该河段流出流量,乙的流量大致代表该河段流进流量。图中显示,3月16日、4月16日、5月1日,甲的流量大于乙的流量,水位会下降,不会出现凌汛,排除A、C、D。图中显示4月1日,甲的流量小于乙的流量,即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水位会上升,则可能出现的凌汛,因此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的日期是4月1日,B正确。故选B。

【点睛】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在初冬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有冰期的河流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一般容易形成凌汛,凌汛的强度与河道纬度位置、河道形态和流量大小有着密切关系。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地退化 B.次生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围湖造田

4.针对甲处突出的生态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放牧 B.退耕还湿

C.禁止樵采 D.合理用水

5.监测乙处荒漠化范围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NSS D.数字地球

【答案】3.B

4.D

5.A

【解析】

【分析】

3.

甲地为宁夏平原,因贺兰山对风沙的阻挡、黄河水源滋润等,草原退化不是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A错误;宁夏平原降水少、夏半年蒸发强,地势平坦,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出现次生盐渍化,B正确。平原地形,径流流速较慢,水土流失不严重,排除C错误。当地大型湖泊较少,围湖造田现象不是当地突出的生态环境问,D错误,所以选B。

4.

从上题判断可知,当地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灌溉,D正确。合理放牧和禁止樵采是荒漠化的防治措施,AC错误,退耕还湿,是针对湿地减少采取的措施,B错误,所以选D。

5.

荒漠化地区与非荒漠化地区因植被覆盖度不同,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不同,可以通过遥感技术(RS)进行监测,A正确;不需要进行分析,不需用GIS,B错误;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题不需要用到,C错误,数字地球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所以选A。

【点睛】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大约八百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受其喷发方向及风向的影响,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后自然条件改变,重新形成自然带,如下图所示。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期,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图示区域(?????)

①与干湿度地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