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粗粒沥青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探讨
针对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导方案:
一、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沥青: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沥青材料,如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等,并确保沥青的质量稳定,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
集料:选用坚硬、耐磨、洁净的石料作为集料,其颗粒形状、级配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通常采用较大粒径的集料,以确保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拌和设备:配备先进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确保能够准确控制沥青和集料的配合比,以及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时间。
设备准备:
准备足够数量的自卸式运输车辆,确保沥青混合料能够及时、安全地从拌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防止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
采用专业的沥青摊铺机,其性能应满足路面宽度、厚度和平整度的施工要求。摊铺机应具备自动找平、加热等功能,以保证摊铺质量。
配备合适的压路机,包括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等。压路机的吨位和数量应根据路面厚度和压实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能够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基层准备:
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等,确保基层表面洁净。
对基层表面的裂缝、坑槽等缺陷进行修补,确保基层表面平整。
根据基层类型和工程要求,在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油或粘层油,以增强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粘结力。
二、施工步骤
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用量、集料级配等参数,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拌和: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石油沥青的拌和温度通常在150℃~170℃之间,改性沥青的拌和温度可适当提高。
集料的加热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10℃~30℃。
确保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拌和时间根据拌和设备的性能和混合料的类型确定,一般不少于30秒。
运输:
采用分层装载的方法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装入运输车辆,避免混合料离析。
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
根据运输距离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数量和运输时间,确保沥青混合料能够及时运到施工现场,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摊铺。
摊铺:
在摊铺前,应对摊铺机进行预热,使其熨平板温度达到100℃以上。
调整好摊铺机的工作参数,如摊铺速度、摊铺厚度、熨平板的仰角等。
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表面上,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能力和压实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一般在2~6m/min之间。
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机的连续作业,避免中途停顿。
采用摊铺机自带的自动找平系统或采用钢丝引导的方式,确保摊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压实:
初压: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或胶轮压路机对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初压温度应不低于130℃。初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初步稳定,减少推移和裂缝的产生。初压一般碾压2~3遍,速度控制在1.5~2km/h之间。
复压: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复压温度应不低于110℃。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复压一般碾压4~6遍,速度控制在3~5km/h之间。
终压: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温度应不低于90℃。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终压一般碾压2~3遍,速度控制在2~3km/h之间。
三、接缝处理
纵缝处理:
采用热接缝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后立即骑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如采用冷接缝,应在摊铺新混合料前将已压实的边缘坍斜部分切除,切线需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横接缝处理:
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
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
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摊铺厚度、压实度等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完工后检测:
在路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路面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宽度、纵断高程、横坡等指标的检测。
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如平整度仪、钻芯取样机等。
验收:
根据检测结果,对路面工程进行验收。如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则验收合格;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则应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综上所述,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精心准备、规范操作、严格质量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