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解题规律汇编(下册)
S
m
1AF+1
一.如何提高成绩?
我认为提高学生成绩,当务之急就是要系统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尽快让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乘坐观光电梯,直接到达山顶,让学生站在高山之巅,用居高临下的观点来俯看问题,这是当务之急.
学生在知识贫乏的情况下是不愿意去刷题的.
只有让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以后,学生才会有刷题的意愿,在成功地做出题目以后,他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感受到刷题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解题规律离不开老师的传授.
课本上的内容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仅仅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显然不足以应付今天的高考.
如果把课本上的定理比喻成一棵大树的树干,那么题目就好比是树叶,而解题规律则是树枝,它联接了课本定理和高考试题.课外的这些解题规律如同围棋中的定式,可以直接将难题秒杀.
如果把考试比喻成摘树上的苹果,你无论怎么跳,也达不到苹果的高度,那别的孩子为什么能摘到苹果?因为他们站在梯子上,直接把苹果摘走了!他的老师讲了更多的解题规律.
为什么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高考成绩好很多?因为重点高中的老师讲的更难,拓展更多,是老师放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别!
很多教育专家主张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这种理论很美好,但现实中,学生根本做不到,因为他没那么多的时间.
三.重要的是解题体系.
学生希望从老师那儿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解题体系,而不是一堆孤立零散的题目.
这一点,类似于购房者希望从开发商那里买到的,是一件精心打造的建筑艺术作品,而不是一个毛坯房.
零散的试题几乎没有价值,无论是高考题还是竞赛题都十分廉价,书店里的有关高考和竞赛的试题比比皆是.
题目是廉价的,真正重要的是解题体系.
不同的开发商,在盖房子的时候,用的原材料差别很大吗?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样的钢筋,水泥,混凝土,那购房者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的是设计呀!小区园林的设计,户型的设计,这些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设计师,他的审美观出了问题,即使用再高端的装修材料也没有意义!
老师们讲的同样都是高考题,但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对高考题有着不同的认知,从而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题目,由于顺序安排上的不同,教学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平庸的老师在面对难题的时候,讲的辛苦,学生也听得辛苦,而高明的老师,根本就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用心设计课程,将难题化解于无形之中,润物无声,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如沐春风,感觉不到题目的难度.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数学老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寻找题目内在的联系,合理安排试题的顺序,逐步揭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努力将数学体系之熵降到最低,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所写的,是一些非常零碎感言,限于本人的学识,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本书.
目录
第十四章.数列.259
数列的基本概念.259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260
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263
等比数列.265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类比.267
其他重要数列.269
求数列的通项.270
求数列的和.273
利用数列的单调性求最值.274
数列型不等式的证明.276
第十五章.导数.279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279
三次函数283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285
构造函数解导数问题.290
常见的切线不等式.292
常见的函数.295
重要结论.298
第十六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300
计数原理.300
排列.300
组合.301
分组与分配.303
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304
排列与组合常见经典问题.306
二项式定理.309
第十七章.统计与概率.313
收集数据.313
整理数据.314
分析数据.316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318
条件概率.324
随机变量分布列.326
第十八章.拓展内容.332
阿基米德三角形.332
空间中的轨迹.317
取整函数.336
第十四章.数列
数列的基本概念.
一.数列的定义.
1.按照确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第n个数称为第n项,记作an,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记作a
2.数列可以看作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的项an与项数n
2.对于一个数列,如果只知道它的前几项或者有限项,而没有指出它的变化规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