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科病人的肠内外营养汇报人:医学生文献学习
肠外营养第一节
肠外营养概述肠外营养定义及适应证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通过胃肠道以外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的方式,是肠道功能衰竭病人的必要治疗措施,适用于需营养治疗但无法经胃肠道供给或经胃肠道无法满足营养需求的病人。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组成,以提供病人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1.碳水化合物制剂2.氨基酸制剂3.脂肪乳剂制剂4.电解质制剂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1.碳水化合物制剂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来源丰富、价廉、无配伍禁忌,符合生理要求,省氮效果好。一般供给量为3~3.5g/(kg?d),供能占总热量50%~60%,严重应激时降至2~3g/(kg?d)。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2.氨基酸制剂是氮源物质,为机体合成蛋白质的底物,氨基酸配比合理才能提高利用率。理想制剂是含齐全氨基酸的平衡型溶液,含所有必需氨基酸,推荐摄入量1.2~1.5g/(kg?d),严重分解代谢时需增加。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3.脂肪乳剂制剂是理想能源物质,可提供能量、碳原子及必需脂肪酸,具有能量密度高、等渗等优点。供能占总热量30%~40%,剂量为甘油三酯0.7~1.3g/(kg?d),输注速度1.2~1.7mg/(kg?min),高脂血症(血甘油三酯>4.6mmol/L)病人应减少或停用,常用类型有长链、中/长链、含橄榄油、含鱼油脂肪乳剂。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4.电解质制剂对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维护酶活性和神经、肌肉应激性至关重要。
肠外营养?一、肠外营养制剂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是维持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必需的营养素,肠外营养时需添加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防止缺乏症。
肠外营养二、肠外营养液的配制1.全营养液混合方法:为使营养物质更好代谢利用,减少并发症,主张将各种营养制剂混合配制后输注,对配制的环境、无菌操作技术、流程、顺序都有严格要求。我国许多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来保证安全性,且不允许在肠外营养液中添加其他药物。2.标准化产品:近年来出现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肠外营养产品,有多个分隔腔分装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乳剂等,隔膜分开各成分,使用前加压撕开隔膜即可混合。其节省配制设备,简化步骤,常温可保存较长时间,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肠外营养三、肠外营养输注途径1.中心静脉途径:适用于需长期肠外营养或输注高渗透压营养液的病人。常用的有颈内静脉途径、锁骨下静脉途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途径。2.周围静脉途径:经浅表静脉,多为上肢末梢静脉。具有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而轻等优点,适用于只需短期(<2周)肠外营养者。
肠外营养四、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方式1.持续输注法方式:营养液在24小时内持续均匀输入体内。优点:各种营养素同时按比例输入,对机体氮源、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处于持续状态,对机体代谢及内环境影响较小。缺点:耗时长,影响病人日常活动及其他液体、药物的输注。一般适用于初始实施肠外营养的病人。
肠外营养四、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方式2.循环输注法方式:在持续输注营养液基础上缩短输注时间。优点:方便病人日常活动。缺点: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大,易引起高血糖、短时体液负荷过大等。适用于病情稳定、需长期肠外营养且肠外营养量无变化者。
肠外营养五、肠外营养并发症及防治1.导管相关并发症(1)非感染性并发症:多数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发生,如气胸、空气栓塞、血管或神经损伤;少数因长期使用、导管护理不当或拔管操作引发,像导管脱出、折断、堵塞等。(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指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与置管部位、留置时间、导管类型及病人基础疾病相关,包括导管局部皮肤或周围组织感染以及全身相关血流感染。其中导管性菌血症或败血症是严重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低血压,严重者意识模糊。周围静脉相关并发症主要为血栓性静脉炎。
肠外营养五、肠外营养并发症及防治2.代谢性并发症:因肠外营养营养物质直接入血,营养底物过量或不足易引发机体代谢紊乱与器官功能异常,常见有高血糖、低血糖、氨基酸代谢紊乱、高血脂、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必需脂肪酸缺乏、再喂养综合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肠外营养五、肠外营养并发症及防治3.脏器功能损害肝损害:长期肠外营养可致肝脏脂肪浸润和胆汁淤积,主要原因有长期禁食肠内缺乏食物刺激、肠道激素分泌受抑制、过高能量供给或营养物质摄入不当等。肠道功能损害:长期禁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生理学完整.docx
-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4.1单位圆与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pptx VIP
- 22G101与16G101钢筋平法图集对比变化汇总.docx VIP
- 运动生理学个人完整讲义.pdf
- 锅炉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年中医药大学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 情绪管理塑造阳光心态课件.pptx VIP
- 2025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VIP
- 2024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名校卷).docx VIP
- 2024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夺分金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