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六、生活习性海南一年发生5—6代,4—5月份一代平均62天,成虫夜出,有趋光性,多在晚上羽化,当晚交尾,第二天晚上产卵,卵散产于叶背。雌成虫一生可产卵10—252粒,雌雄比为1时,孵化率为75%;幼虫共分9龄,5龄前吃叶片下表皮和叶肉,7龄后暴食为害;老熟后集中化蛹。01物理防治:03潜所捕杀:在叶基撒放稻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前来化蛹,然后集中烧毁。02灯光诱杀:成虫羽化盛期在晚上7:00—9:00时点黑光灯诱杀。04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喷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生物防治:用杀螟杆菌5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90%以上。05七、防治方法第五节蔗根锯天牛
(DorysthenesgranulosusThomson)01.分类:鞘翅目天牛科02.分布:云南、广东、广西、海南。03.寄主:油棕、椰子、木薯、甘蔗、柑桔、厚皮树等。04.为害:幼虫钻蛀为害须根和茎基部。椰子、油棕害虫国内外文献记载主要有60多种,其中犀甲类、象甲类、刺蛾类、天牛类和粉虱类尤为重要,如二疣犀甲为害椰子和油棕可导致植株死亡;油棕刺蛾大发生时,可把油棕的叶片全部吃光,影响油棕的生长和产量。二疣犀甲
(OryctesrhinocerosL.)在我国,为害椰子、油棕的犀甲类害虫有两种:二疣犀甲和三疣犀甲。01分类:鞘翅目金龟子科。02分布:国内广东、海南、台湾;国外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03寄主:椰子、油棕、槟榔及多种棕榈科植物,偶尔也为害菠萝、剑麻、甘蔗、香蕉等。04成虫取食椰子、油棕、槟榔等作物的心叶、生长点和树干。心叶受害则抽不出或造成抽出的心叶缺刻;树干受害后留下孔道导致长势减弱或其他病虫入侵;长生点受害常常死亡。五、形态:成虫:体长39—47mm,黑褐色,头部背面有一角状突起,♂较长,♀较短;前胸背板大,自前缘向中央有一近圆形凹区,凹区后缘有两个向前突出的疣状突起;每鞘翅上有3条平滑的隆起线;前足胫节有4个外齿及1个端刺。幼虫:末龄体长45—70mm,体淡黄色,头赤褐色;触角短而多毛,第三节末端有17-18个泡状感觉器;前胸气门比腹部气门大。12生活习性01海南一年1代,幼虫终年可见。成虫期数月至半年,初羽化时成虫在蛹室内停留5-26天,黄昏飞出寻找取食场所,♀♂交配多次,卵多产于腐烂的椰子干或残桩、堆肥或垃圾堆里,♀虫一生产卵约90—100粒;在温度20—30C时,卵期12天;幼虫生活在新腐烂的椰干或树桩中,老熟时转到土里筑蛹室化蛹。02防治:农业措施:搞好田间卫生,清除其繁殖场所;化学防治:潜所诱杀:把新腐烂的椰干劈成两半,将平面接触地面,诱集成虫前来产卵繁殖,用20%二溴磷1000倍液灌杀;苗期有甲敌粉混泥沙1:20撒施到幼苗心叶,每株50克,有一定防效。红棕象甲(FhynchophorusferrugineusF.)分类:鞘翅目、象甲科分布:国内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老挝、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伊拉克、新几内亚。寄主:椰子、油棕、枣椰、糖棕、甘蔗、龙舌兰。幼虫钻蛀树干内,取食柔软组织,影响生势,严重时造成死亡。五、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35mm,喙和头部长度为体长的1/3,前胸略成椭圆形,背面有6个黑斑,排成2行,后面的3个比前面3个大;每鞘翅表面具6条纵沟。01卵:平均长2.6mm,宽1.1mm。02幼虫:老熟体长40—45mm,体纺锤形,胸足退化。03一年发生2—3代,成虫集中于5月和11月出现,♀成虫一生只交配一次;卵产于叶腋间或伤口,散产,一生产卵量可多达300粒,经3—5天产完;幼虫期1—3个月,预蛹期3—7天,蛹期10—14天,羽化后成虫在茧内停留4—17天。01农业防治:02及时清除被害植株;03保护树干不受损伤,积极防治犀甲类害虫,可减少其入侵。04化学防治:05发生为害时在蛀洞内和叶腋间灌80%敌敌畏100倍液。七、防治第三节红脉穗螟
(FirathabarufivenaWalk)01020304分类: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国内;国外。寄主:。为害:幼虫为害花穗和果实。五、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mm左右,翅展23—25mm;线状触角,虹吸式口器;前翅绿褐色,中脉、肘脉、臀脉及后缘有红色鳞片,使脉搏纹呈红色,翅外缘有一列黑点,翅中央有一大黑点,后翅及腹部橙黄色;雌比雄个体粗大。01卵:长055—0.64mm,椭圆形。02幼虫:老熟体长22mm。03六、生活习性海南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15K502供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4.43MB)420bd347fab8abf7.pdf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测控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
- 四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ppt VIP
- 2024年高三《不做45青年》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上海市六年级(上)数学同步讲义 第15讲 比例的应用培优(学生版).doc VIP
- 2024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上)数学同步讲义 第14讲(培优)比例及其性质(解析版).doc VIP
- 家族办公室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服务方案及服务承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