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学诊断专家共识
PART.01支气管扩张症的定义及病因分类
【推荐意见1】支扩的高危人群:支扩患者必须有影像学支气管扩张,其诊断主要依赖
于胸部薄层CT(≤2mm),对于下述情况应安排胸部薄层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支扩:(1)
慢性咳嗽、咳黏液脓性痰或脓痰8周,和(或)反复咯血,尤其是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患
者(如鼻窦炎、不孕不育);(2)慢阻肺和哮喘频繁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患者(≥2次/年),
尤其是既往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者;(3)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和炎症性肠病患者出现慢
性咳痰或反复的肺部感染者;(4)既往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史、实体器官或
骨髓移植史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史的患者,出现慢性咳痰或反复肺部感染者[共识水平:
6%]。
【推荐意见2】影像学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患者的胸部薄层CT满足以下3
条标准中任何1条即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1)支气管内径与伴行肺动脉的比值1;(2)
从中心到外周,支气管未见逐渐变细;(3)距离外周胸膜或纵隔胸膜1cm范围内可见支
气管的影像。如患者同时合并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或)反复感染加重,则临床诊断为
支气管扩张症[共识水平:5%]。
【推荐意见3】支扩的病因分类包括可治疗病因、其他病因和特发性(表1)[共识水
平:0%]。可治疗病因包括: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哮喘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免疫球蛋白缺陷、自身免疫性疾
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炎症性肠病等)、反流相关疾
病(胃食管反流病和误吸等)和气道阻塞[共识水平:4%]。其他病因包括:气道先天
发育异常(如Mounier-Kuhn综合和Williams-Campbell综合征)、遗传性疾病[如CF、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AATD)]、感染性疾病(如既往肺
结核、麻疹、百日咳和肺炎等)和其他少见疾病(如黄甲综合征和杨氏综合征)[共识水平:
2%]。特发性支扩主要为排他性诊断,通常需要排除上述病因后才能建立诊断[共识水
平:8%]。
PART.02支扩病因学诊断程序
【推荐意见4】对所有明确诊断为支扩的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包括详细的
发病过程、既往史、家族史和个人史,结合细致的体格检查,并按照病因学评估流程规范辅
助检查,某些病史和体征对于病因学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表2)[共识水平:100%]。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可能的支扩病因选择进一步特殊检查[共识水平:
8%]。推荐对于所有支扩患者进行基础病因学检查[共识水平:3%]。
【推荐意见5】支扩病因学诊断流程遵循以下原则:先筛查可治疗病因,再考虑其他病
因;依据患者特征进行个体化的病因筛查;特发性支扩须行全面排查后诊断;建议支扩的病
因学采用分级诊断策略,见图2[共识水平:8%]。
图2支气管扩张病因学诊断流程和分级诊断策略
注:a根据气管和主支气管直径,协助诊断Mounier-Kuhn综合征;b对于血清总IgE500U/ml者,建
议进一步检查血清曲霉特异性IgE和(或)皮肤点刺试验及曲霉特异性IgG,协助排查是否合并ABPA,
缺乏诊断条件者建议转至上级医疗机构;c缺乏分枝杆菌培养条件者,如临床症状和(或)影响学进展,
而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明确,亦可考虑转至上级医
疗机构;d对于合并气流受限者,建议加做舒张试验
PART.03支气管扩张症的可治疗病因诊断
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支扩
【推荐意见6】对于所有支扩患者,建议初始评估阶段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合并气流受限
者(FEV1/FVC0.7),加做舒张试验检查,并依据上述定义,判断慢阻肺发生在支扩之前,
在排除其他病因所致支扩的情况下,诊断慢阻肺相关支扩[共识水平:1%]。
02支气管哮喘相关支扩
【推荐意见7】对于所有支扩患者,建议通过临床病史、客观检查、既往用药史和治疗反应
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