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吕氏春秋》
1/9
等到
译文:宋国有一姓丁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所以(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顺接连词
溉,洗涤。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代词,他
告诉
这里指“节约”
住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人对他人说:“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2/9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
译文:有些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输给其它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觉了一个人。”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翻译2
代词,指丁家人说那句话。
传输
得到,这里指“发觉”
这件事
这件事
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些人)向宋国
国君(汇报),使(他)听到这件事。
3/9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问询这件事。
向
这件事
回答
劳动力
在
翻译3
派遣
这里指“节约”
这里指“发觉”
丁家人回答说:“(我说是打井)节约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觉了一个人。”
4/9
1、说话要预防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输未经自己考查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9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假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6/9
积累词语
(1)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2)词性活用
哪里
平安
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
子将安之?
我将东徙。
7/9
(3)一词多义
闻之于宋君
。
子将安之?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宋君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
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代词
,这件事
动词,到
助词,
听到
使听到
认为
因为
在
之
闻
以
于
向,对
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上册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订鬼7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五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2课件-.ppt
- 高一政治政治前言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七年级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大学英语精读4Unit9讲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生理学课件-酸碱平衡.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81幂的运算第一课时同底数幂的乘法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下册溺水的急救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