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2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宋明理学
eq\a\vs4\al(概念阐释——“三纲五常”)
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eq\a\vs4\al(灵巧识记——宋明理学)
eq\a\vs4\al(辨析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穿明“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主见“心即理也”。认为人天生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复原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新的发展。
②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白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③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eq\a\vs4\al(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eq\a\vs4\al(概念阐释——“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探讨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探讨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说明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拓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eq\a\vs4\al(灵巧识记——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eq\a\vs4\al(易误指正)
1.黄宗羲等思想家虽然批判传统儒学,他们仍是闻名的儒学大家,是儒学的信徒。他们的新主见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的衰落。
2.明清之际的儒学趋向实事求是,伴随时代变迁,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一方面继承了理学的很多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反对理学的陈腐之处,主见儒学要经世致用,关注国计民生,从而发展了儒学。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改变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冲突。
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特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见,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③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1.《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终归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B.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追求华蜜的物质欲望
解析:选B朱熹强调的“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提倡的是三纲五常,故B项正确。
2.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意道德实践 B.提倡心性修养
C.强调重义轻利 D.批判虚假说教
解析:选B王阳明强调的是“自然知”和“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体现提倡加强内心的修养,故B项正确。
3.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
A.强调伦理道德 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解析:选D伦理道德的解读更应当围绕人与人的关系,材料围绕忠君这一事务阐述心与理的关系,故A项错误,D项正确;“格物致知”这种求理的方式是程朱理学的内容,故C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4.谭嗣同称“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谭嗣同在此赞扬两人都()
A.批判君主专制 B.赞成民主自由
C.主见工商皆本 D.提倡经世致用
解析:选A材料中考查的是王夫之和黄宗羲的主见,结合所学可知二人都批判当时的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
5.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剧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这种冲击体现为()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小题必刷卷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文.docx
-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教案新人教版.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实验四探究动能定理讲义含解析.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讲义含解析.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教案苏教版.doc
- 2024年高中数学第7章计数原理章末小结讲义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_3.doc
- 新课标通用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一选择题专题训练三漫画类含解析.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末_增分主观题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doc
- 二年级数学下册四统计4.3我们的调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