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鬼当家》教学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鬼当家》教学反思

《小鬼当家》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这一课堂

上看似热闹的回答,实则学生所得不多。更多的只是机械操

作和鹦鹉学舌罢了。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学生的课前准备

不够充分。尽管学生对家长做家务早已司空见惯,但要说真

正有人去留意家长做家务或谁认真地去做过家务,对这些三

年级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头脑中的表象不够因此思维比较

狭隘。我认为课前应该布置一周左右的家长家务劳动的观察,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有话可说。其二教师深入不够,导致

了学生的思考不够。例如:一个学生提问“请问妈妈你拖一

次地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受到老师的肯定后,就出现一串

类似的问题什么擦桌需要多少时间?折被子需要多少时

间?……其实我们的孩子并没有错,心理学研究表明3年级

孩子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

思维为主,模仿是这阶段孩子的天性。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一

切创造从模仿开始。是的,没有模仿哪来的创造?从上例中

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而且他

们乐于模仿。问题的症结是我在教学中任学生一味的模仿,

没有对这些学生的提问进行提升。结果让本节课的模仿泛滥

成灾了。事后我反思着,如果当学生出现此等类似的问题时

2016

1/2

老师除了肯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同一种问题进行

归类。具体做法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可以把学生说出来的

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相信如果教师这样一

放一问学生能够很快找到这些问题的共同点。那我们的教学

就从罗列到了概括,从模仿到了创造,化零为整,让学生的

思维达到了质的飞跃。在随后的一节课中我针对以上的反思

对课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让相似类型的问题有意识的放在了

一起。学生能够很快地发现许多问题的共同特点。如上例中

的几个问题孩子们就把它归纳成关于家务劳动时间的一类。

这样进行适当的归类后许多学生在进一步提问的时候就会

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思路打开了,设计的问题也更全面了,

什么关于劳动史方面的问题,关于劳动技能方面的问题……

让我们的访谈问题设计得更全面更科学,为下一次的访谈打

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6

2/2

文档评论(0)

欢乐峡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