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疡:部位辨证中医外科学
辨证01应用02部位辨证
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与其发病部位有一定的联系。发于上部凡发于人体上部(头面、颈项、上肢)的,多因风温、风热所引起,因为风性上行。常用治法:疏散风温风热,解表方如银翘散或牛蒡解肌汤、消风散,常用药如薄荷、桑叶、白僵蚕、蚕衣、牛蒡子、连翘、浮萍、菊花等。
发于中部发于人体中部(胸、腹、腰背)的,多因气郁、火郁所引起,因为气火多发于中。常用治法:疏肝清火。代表方如逍遥散、清肝解郁汤,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方,如黄连解毒汤。常用药:如柴胡、香附、枳壳、陈皮、木香、元胡、当归、白芍、川楝子、丹参等。
发于下部发于人体下部(臀、腿、胫足)的,多因寒湿、湿热所引起,因为湿性下趋。常用治法: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温化寒湿。燥湿运脾方,如平胃散;清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薢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除湿祛风方,如豨莶丸。燥湿药物,如苍术、佩兰、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如萆薢、泽泻、苡仁、猪苓、茯苓、车前草、茵陈等;祛风除湿药,如地肤子、豨莶草、威灵仙、川防己、木瓜、晚蚕砂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