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课件职业卫生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一)职业病学发展史;

矿工和冶炼工的职业病,包括冶炼金、银、铅、铜、锌、汞等引起的职业病,曾在德国的矿物学家乔治鲍尔Agricola(16世纪)所著的《论金属(Deremetallica)》中述及。

同一时期,意大利的拉马兹尼Ramazzini(1633~1714)出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工等的疾病和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而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19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泛应用又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始煤化学工业的生产,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题。;●我国职业病学发展史;◎公元7世纪,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古井和深坑多有毒气,则是对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描述。

◎明代李时珍在所著的《本草纲目》(1593年)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新中国建立后进入经济恢复初期,广大工人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因缺乏劳动卫生知识,劳动保护措施不力,出现了矽肺、急性及慢性中毒等较多的职业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机构。

;

◎2011年12月31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当中的监管职责。

;(二)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历史;第二阶段:

1983年卫生部发布了《职业病报告办法》。

1984年颁布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在决定中要求:“对那些工艺落后,尘毒危害严重,经济效益低又无力改造的企业,应当下决心关、停、并、转。”

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有关职业卫生权威性较高的法规。

至上世纪末,我国没有专门针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管理的法律,只是在1995年我国颁布的《劳动法》中,对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

;第三阶段:

全国的职业病防治专家和全国人民代表大??政法委的法律专家们,经过10余年的调查研究,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2011年12月又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修正,从7章79条增加至7章90条。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共7章88条。;(二)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3号)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2002年卫生部以卫通[2002]8号令的方式,发布了第一批157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职业卫生标准47项,与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标准110项,这对全国职业卫生的管理,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起到了指导作用。

◎我国自1979年颁布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以来,迄今已发布有关化学毒物、粉尘及物理因素的国家职业卫生大类标准已达200余个,与职业病诊断有关标准150余种,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标准系列。

◎相关标准在不断修订、完善。

;※常用的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

→用人单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