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固定收益地方债的蜕变与投资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文目录

TOC\o1-2\h\z\u地方债的发展历史与政策脉络 5

地方债的历史沿革 5

当前地方债发行的机制 6

供需两端看地方债 7

供给端,地方债的发行规模与期限有何特征? 7

需求端,哪些机构是地方债的主力买盘? 10

地方债如何定价? 15

一级发行定价视角 15

二级交易定价视角 18

含权地方债及其投资策略 21

含权地方债概况 21

含权地方债历史投资机会 23

目前有配置价值的含权地方债 26

关注地方债的替代效应 27

对国债的替代效应 27

对信用债的替代效应 27

关注地方债ETF的投资价值 28

风险提示: 30

图表目录

图表1地方债历史演变 6

图表2当前地方债机制 7

图表3地方债净融资额与发行节奏(单位:亿元,%) 8

图表4地方债净融资额(分券种)(单位:亿元) 8

图表5地方债净融资额占比(分期限)及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单位:%,年) 9

图表6各省份地方债净融资额(分券种)(单位:亿元) 10

图表72024年11月托管数据(分机构分券种)(单位:亿元) 10

图表8地方债净融资及银行地方债托管量变动(单位:亿元) 11

图表9基金、保险、券商、境外机构地方债托管量变动(单位:亿元) 11

图表10地方债二级现券交易数据(分机构分期限)(单位:亿元) 12

图表11保险各期限地方债净买入(5MA)(单位:亿元) 12

图表12基金各期限地方债净买入(5MA)(单位:亿元) 13

图表13银行地方债净买入与地方债供给(单位:亿元) 13

图表14基金地方债净买入与10Y地方债利差(单位:亿元,BP) 14

图表15券商地方债净买入与10Y地方债利差(单位:亿元,BP) 14

图表16银行地方债净买入与10Y地方债利差(单位:亿元,BP) 15

图表17地方债发行利率走势(单位:%) 16

图表182015年以来各地区地方债一级票面利率(单位:%) 17

图表19地方债发行票面与同期限国债利差(单位:BP,%) 17

图表202015年以来各地区发行利率与同期限收益率利差(单位:BP) 18

图表2110Y地方政府债与10Y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及利差(单位:%,BP) 19

图表22各期限地方债利差(单位:BP) 19

图表23地方债净融资与10Y地方债利差(单位:亿元,BP) 20

图表24波段交易行情与票息策略行情(单位:%,BP) 21

图表25含特殊条款地方债发行数量和金额(单位:只,亿元) 22

图表26含权地方债的发行期限分布和剩余期限(单位:只,年) 22

图表27已到可赎回日期的含权地方债与行权选择 23

图表2819北京债25实际净价与估算净价(行权日:2022/6/28)(单位:元) 24

图表2919河北17实际净价与估算净价(行权日:2022/6/20)(单位:元) 24

图表3021山东债11实际净价与估算净价(行权日:2024/4/16)(单位:元) 25

图表3119北京债09实际净价与估算净价(行权日:2021/3/29)(单位:元) 25

图表3219深圳债09实际净价与估算净价(行权日:2024/4/1)(单位:元) 26

图表33目前存续的含权地方债 26

图表3610Y国债/地方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单位:%) 27

图表37债市质押回购相关文件 28

图表38不同券种标准券折算率平均值 28

图表39当前存量地方债ETF一览 29

图表40投资债券与债券ETF对比 29

图表41地方债ETF、10Y地方债指数以及10Y国债指数累计回报(单位:%) 30

地方债的发展历史与政策脉络

地方债的历史沿革

一般而言,地方债的历史演变历经六个时期:①计划经济下地方债务雏形开始显现;改革开放催收地方债务诞生;②金融危机爆发促使地方债务快速膨胀;③地方债务发行偿还模式的不断改变使其显著增长;④新《预算法》实施后规范地方债务的发展以及监管全面落地开启大规模化债。

1949年至1977年:计划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的地方债仅短暂萌芽其雏形开始显现。在计划经济发展时期,寻求财政收支平衡是重要指导原则,地方财政缺口主要依赖中央财政弥补,中央财政允许各地政府必要时可以发放债券来筹集建设资金。在此期间曾发行过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债券,算得上是地方债的雏形。

1978年至1997年:改革开放催生地方债务初步诞生。改革开放后,中央对地方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