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3.030.10CCSZ10
3501
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标准
DB3501/T029—2024
生活垃圾除臭规范
Specificationfordeodorizationofmunicipalsolidwaste
2024-12-20发布2025-03-20实施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01/T029—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5生活垃圾收集点恶臭污染物控制 2
6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恶臭污染物控制 2
7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污染物控制 2
8生活垃圾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物控制 3
参考文献 5
II
DB3501/T02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闽江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福建亮洁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宗胜、刘芳、潘辉、郑佳慧、郑炎斌、王思凡、林凡、陈楚、林仞、管曦、夏明。
1
DB3501/T029—2024
生活垃圾除臭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除臭的总体要求,以及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及转运过程、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物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在收集、转运及处置过程的除臭管理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CJJ/T4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T127压缩式垃圾车
CJJ205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T516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来源:GB16889—2024,3.1]3.2
垃圾转运站municipalsolidwastetransferstation
为了适应城市垃圾收集需要及清运管理工作需要而设的垃圾暂时储存场所,是垃圾产生源到处理厂的中间转运场所,承担着垃圾的中转任务,即将生活垃圾从产生地转运至处理地。
2
DB3501/T029—2024
3.3
垃圾转运车municipalsolidwastetransfertruck
将垃圾从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或转运站运往处理处置场所的能实现自装载、卸载、垃圾压缩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密闭收集载运各类垃圾的车辆。
[来源:QC/T52—2015,3.1,有修改]3.4
恶臭污染物odorpollutants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并引起人们不愉快以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来源:GB14554—1993,3.1,有修改]3.5
密闭closed/close
污染物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来源:GB37822—2019,3.5]
4总体要求
4.1以保障人体健康、防治城市固废污染为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4.2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恶臭污染物防治技术,避免二次污染,防范环境风险。
5生活垃圾收集点恶臭污染物控制
5.1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标志应符合GB/T19095的规定。
5.2垃圾桶上应有密封顶盖,应控制垃圾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降低恶臭散发。
5.3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时,应快速、准确、分类投放,及时关闭垃圾桶的密封顶盖。
5.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1T 909-2025塑料薄膜温室技术规范.docx
- DB31T 909-2025塑料薄膜温室技术规范.pdf
- DB31T 1535-2025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ocx
- DB31T 1536-2025南极磷虾船上冷冻加工操作规程.docx
- DB31T 1537-2025适应自动驾驶的停车场(库)互联互通技术要求.docx
- DB31T 1539-2025绿色智慧供应链运营中心建设和管理指南.docx
- DB3501T 028-2024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docx
- DB3501T 030-2024橄榄冻害等级.docx
- DB4103T 185-2025民宿消防管理规范.docx
- DB4106T 136-2025艾草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