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10月联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10月24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时期,礼崇天命,信鬼神,先鬼而后人,重祭祀、重威仪;而周礼重丧祭,尚宗法,重秩序,尚和谐,重交接,尚礼让,重修德,尚教化。礼的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以礼治国倡导民本 B.治国理政趋于理性

C.血缘宗法色彩浓厚 D.基层治理体系完备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朝相对夏商时期,更加注重现实中的人,说明其治国理政趋于理性,B项正确;西周只是具有敬天保民思想,但并未形成民本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西周统治中礼的变化,与血缘宗法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基层治理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代有“班春”之制,即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这反映了汉代重视()

A.主流思想的贯彻落实 B.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

C.政府官员的治国才能 D.法制意识的社会教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汉代......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可得知汉代政府重视法律建设,更重视法律的由上至下的传达,以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D项正确;汉代治国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要求官吏学习法律,士大夫研究学习法律,与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代重视官员的治国才能,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表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隋朝()

A.注重吏治的清明

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

C.看重官员的品行

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开皇三年“诏举贤良”到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再到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文帝通过诏举、地方岁贡、科举等形式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逐步废止了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B项正确;材料中“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没有涉及地方岁贡官员的标准,不能得知选官注重吏治清明、官员的品行,AC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排除AC项;科举制并非由下而上的举荐官员,且汉朝就已经出现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察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而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宰相来自于更多的家族,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度更趋严密与开放,能够扩大了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科举制具有开放性,面向社会各阶层,不会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C项。故选D项。

5.自康熙、雍正以来,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该举措()

A.推进了国家治理的一体化 B.有利于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

C.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 D.废除了明朝原有的官学体系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地方行政机构和教育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强调的是国家治理的一体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地方治理,非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清王朝统治区域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继承和发展,非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