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Page2/NUMPAGESPages3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基础巩固】
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描述的内容与以下哪个政权相关()?
A.金 B.北宋 C.西夏 D.辽
2.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创制西夏文字的民族是(???)
A.汉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3.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D.
4.“大宋皇命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这段材料记载的是(???)
A.澶渊之盟 B.宋夏和约 C.郾城大战 D.宋金和议
5.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北宋与辽关系上由“战”到“和”的转折????②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③它客观上维持了宋辽100多年的和平????????④它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同学们分成两组在“小货币见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整理出下面的学习成果。图中的西夏货币和契丹货币说明党项族和契丹族(???)
一组成果展示
名称:西夏货币
形制:小平钱,该币铜制泛红,正面铸楷书西夏文字四个,汉语直译为“贞观宝钱”。西夏文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形体方正。
二组成果展示
名称:契丹大字银币
形制:正面刻有契丹文字,意为“天朝万顺”或“天朝万岁”。契丹大字脱胎于汉字,即利用汉字形体对笔画予以增减而成。
A.都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B.都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
C.都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 D.都与宋朝开展了榷场贸易
【能力提升】
1.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地区的一些地名修改。如“威虏”改为“广信”,“破虏”改为“永静”等。这反映了双方关系从战争状况到和平状态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因为(???)
A.宋金和议 B.宋夏和议
C.北宋灭亡 D.“澶渊之盟”
2.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儒家思想的影响 B.民族隔阂消失
C.外交的重要性 D.民族认同感
3.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②③④ B.①③C.①④ D.①②③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八
根据材料一,指出契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的政权名称和契丹文字的由来。
材料二??宋代建国本与汉唐不同。宋由兵士拥戴,而其建国后第一要务,即须裁抑兵权。而其所借以代替武人政治的文治基础,致面对北方劲敌一筹莫展……宋建都开封,开封是豁露在黄河南岸的一个平坦而低洼所在,大河北岸的敌骑长驱南下时,无法形成天然屏障,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所以边事一紧张,皇帝就发生根本动摇。幸而寇准主持亲征,打退辽军,始得有澶渊之盟。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并简析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用兵常失利的原因。
材料三??下表为学者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观点
出处
论者简介
最下之策
《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
以屈辱换取苟安
范文澜《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学家,被誉为“新史学宗师”
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盟约
赵有春《试论“澶渊之盟”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赵永春,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
简述签订澶渊之盟的政权名称。你赞同上表所示的哪个观点,结合具体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二单元辽宋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导学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北宋的政治》【名师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北宋的政治》【名师导学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北宋的政治》(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
- 5G网络支持下的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资料集.docx
- 改善睡眠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文.docx
- 心电图相关知识.pptx
- 改善睡眠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本.docx
- 改善睡眠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docx
- 幼儿园秋天的树叶美工课程说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