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呼吸衰竭中医辨证论治.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病例分析

——呼吸衰竭

科室:ICU姓名:张丽

病例特点

患者许××男性77岁退休

入院时间:2012-03-22

住院号主诉:呼吸困难,呼吸机辅助通气2月半。

病例特点

现病史:

患者2月半前于我院住院期间,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无明显发热畏寒,咳嗽时作,咳痰量中等,色白质黏,咯出困难,在本院急诊插管后转ICU监护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2012-01-08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治疗过程中给予联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症情较前稍有好转。

病例特点

入院时,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偶有胸闷心悸,呼吸气促,张口呼吸,无明显畏寒发热,时有咳嗽,喉间痰量较多,色黄白质粘,吸痰次数频繁,无头晕头痛,鼻饲流质饮食,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保留导尿,小便色黄,大便数日一行或一日数次,夜间睡眠尚可。

病例特点

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12年,平素头晕反复,无明显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未规则服药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12年;

有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12年,进食时有呛咳;

9年前行“贲门切除、食道胃吻合术”,平素胃纳欠佳,形体羸瘦;

否认吸烟及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病例特点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2/65mmHg,神志清,精神萎软,呼之能点头示意,查体合作,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右肺明显;心律不齐,早搏频发,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四肢中度指凹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淡胖,淡紫,苔白腻,脉沉弦结代。

病例特点

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度7.34、二氧化碳分压48mmHg、氧分压55mmHg;

2、D-二聚体:1.7mg/L;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0秒;

4、血常规:血红蛋白92g/L、中性粒细胞80.3%、白细胞计数10.4×109/L;

5、超敏CRP:74.3mg/L;

6、血生化:白蛋白29.6g/L、谷草转氨酶43U/L、胆固醇2.29mmol/L、肌酐42.7umol/L、葡萄糖7.89mmol/L;

7、心电图: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8、全胸片:慢支伴感染

两侧少量胸腔积液。

西医诊断

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

胃部分切除术后

恶液质

低蛋白血症

西医治疗

1、ICU护理常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防褥疮护理,呼吸机辅助通气;

2、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解痉,以及强心、降压、利尿、扩血管、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相关治疗。

中医病症分析

四诊摘要:

本病病起虽骤,但病程日久,目前患者形体羸瘦,精神萎软,呼之能点头示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有胸闷心悸,呼吸气促,喉间痰量中等,色黄质粘,无明显恶寒发热,身倦无力,纳差,颈静脉充盈,脉沉弦结代,舌淡胖,淡紫,苔白腻。

中医病症分析

诊断:喘证-虚喘

病性:本虚标实,以虚为主

病位:五脏

辩证:心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中医病症分析

中医病因分析:

肺主气,司呼吸,吸入大气中清气,呼出浊气,与大气相通,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肺失宣降而发咳喘。若久病不愈可致肺气虚损,并累及脾肾。肺虚不能调节治理心血的运行,则心气心阳亦亏虚,终至肺、脾、肾、心俱虚而成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气候变化,饮食、情志及劳累等因素,则可诱发为本病。

中医病症分析

中医病机分析:

肺系病变久延不愈,肺气虚损可累及脾肾。脾失健运,气血化生无源,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气逆于肺则喘促。肺主通调,脾主转输,肾司开合,肺、脾,肾俱虚,则三焦决渎失职,水湿泛溢,致全身水肿,水气凌心则心悸气喘。肺虚不能治理调节心血运行,血脉瘀阻,必累及于心。心气亏虚,不能帅血运行,血行瘀滞则心悸,喘促加重,并见颈脉怒张。水湿聚为痰,痰浊蕴肺则喉间痰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大肠传化糟粕失司则大便时干时溏。

中医病症分析

治则:攻补兼施,以补为主

治法:温阳利水,化瘀通络。

拟方:真武汤加减

组成:茯苓15g芍药10g白术10g生姜9g附子9g桂枝6g黄芪10g防己10g葶苈子10g川芎10g甘草5g

方解

附子辛热,主入心肾,能温壮心肾之阳,为君药。

茯苓淡渗利水,生姜温胃散寒行水,此二味协君药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为臣药。

白术苦甘而温,健脾燥湿;白芍酸而微寒,敛阴缓急而输筋止痛,并利小便,且兼制附子之温燥;桂枝温经通脉,

文档评论(0)

173****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