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女性主义心理学 (1).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主义心理学

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它以女性主义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

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性中心主

义和价值标准,揭示主流心理学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女

性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正确、全面地认识人类心理,探索

心灵的奥秘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生成背景研究现状本土化

1.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生成背景

1.1社会文化背景

1.1.1女权运动:孕育的摇篮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虽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这句

话同样适用于女性主义心理学。如果把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起作为女性主义心

理学研究的前身,那么女性主义心理学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但把女性主义心理

学真正作为一门正规的科学来研究,已经是19世纪后半叶的事了。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在1970年才真正得到国际心理学

界承认,其主要标志是:1969年美国女性心理学者成立了女性联合会,1973年

美国心理学会成立第35分会——女性心理学分会,以及1977年《女性心理学

季刊》杂志出版。女性主义心理学受女权主义运动启发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

会文化渊源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女权主义运动是一场旨在消除社会性别基础上

的压迫的社会运动,它要求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改善女性地位。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浪潮”是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的妇女

运动。这一时期的妇女把男女生来是平等的当做自己的口号,从要求改善她们在

就业、教育、政治和家庭中的位置和机会出发,逐渐过渡到为争取妇女参政权的

斗争。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浪潮”是指20世纪60-70年代的妇女运动。第二浪

潮的基调是要消除性别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

础。第二浪潮提出“个人即政治”的口号,不仅力图从社会政治、经济原因认识

妇女的处境,也看到妇女作为被压迫群体所伴随的心理压迫,并且懂得从社会中

而不是男性生来的心理差异中寻求被压迫的根源。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进程,在后现代运

动的影响下,女权主义运动进入“第三浪潮”。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既不愿意通

过寻找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特质而使得男性和女性达到平等的地位,也不想确立女

性的独特之处,弘扬女性对男性的高贵之处,它要解构和消解性别差异,从中发

现社会怎样建构了男性和女性范畴,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建构了男女不同的形象,

最终达到解放妇女的根本目的。

1.1.2“父权制”:革命的镖靶

西方主流心理学根植于西方主流文化—父权制文化。男性中心主义是父权制

文化的本质特征。在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主流心理学推崇自然科学的科学

观和方法论,追求客观性与价值中立,忽视主观性和个人经验的价值,忽视和歪

曲女性经验等,反映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男性主义偏见。女性主义心理学正是对父

权制文化影响下的主流心理学研究传统的反叛和纠正。

1.1.3后现代文化:发展的动力

女性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学者甚至将女性主义

视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科学主义的理智运动。它要向所

有相互对立的理论、范式和学派所共同遵循的某种元科学纲领挑战;它也是一种

新的文化经验,其本质在于它把社会看作是由无限多的生成意义的文化载体所构

成的;它是一种批判性的解构战略。其目的不在于获得最大限度的清晰理解,而

在于批判和摧毁。

1.2哲学与科学批判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社会文化运动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

上受到哲学与科学批判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来自女性主义哲学、科学哲学

的历史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及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尤其是女性主义思潮

为女性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批判武器与丰富的理论滋养。

1.3心理学背景

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奥康奈尔和罗素指出:“心理学的历史是由男性心理学家

所建立的,并为男性心理学家服务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与科学

心理学自身的危机与困境以及科学心理学对女性的忽视、歪曲及病态化有着密切

关系。同时早期的女性心理学研究(包括少数女性主义者的努力)也为女性主义

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洲云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