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政治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合计48分)

1.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圃中能完成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和后期利用。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不断进步,来自野生稻的基因功不可没。人们对野生稻的探寻永不止步,水稻进化、种业振兴、粮食丰收的故事也将继续上演。这表明()

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永无止境

②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③正确认识规律就能解决社会面临的难题

④成功的实践必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人们对野生稻的探寻永不止步,水稻育种技术不断进步,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永无止境,①正确。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造福人类,而不仅仅是揭示规律,②错误。③:正确认识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③错误。④:在水稻育种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遵循水稻生长的客观规律,才取得了成果,这表明成功的实践需要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结合,④正确。故本题选B。

2.中国名贵古典家具常以黄花梨、紫檀等木材为原料,其结构源于建筑,线条取于书法,气韵近于雕塑,劲势法于武术,格调承于诗赋,历受追捧。假名人之手或经历史事件的洗礼,文化价值就更加凸显,受到收藏界的青睐。由此可见()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须保留旧因素

②实践的目的是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③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不是“必须保留旧因素”,①说法错误;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实践的目的是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②说法错误;③④:“常以黄花梨、紫檀等木材为原料,其结构源于建筑,线条取于书法,气韵近于雕塑,劲势法于武术,格调承于诗赋”,又“假名人之手或经历史事件的洗礼”,基于此,创作者和收藏者认为中国名贵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就更加凸显,这说明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说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名物学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称的学问。名与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弄清名物关系很困难,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误读文献。由此可知()

①不同时代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②名物学研究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研究名物关系最终是为了实现思维与存在的一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说明了不同时代和地区因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的不同,对事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不同,而不是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故①错误。②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只有弄清了名物关系,才能避免误读文献,说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哲学基本问题,故②③正确。④:题干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说明哲学基本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涉及的物质的内涵,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

4.在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史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郑和下西洋的帆影…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往,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正谱写着各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时代新篇。中外交往的历史和现实说明()

①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地吸纳人类文化成果

②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应在文化交融基础上增进文化的相互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不是人类文化成果,①说法错误。②③:材料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往,留下了千古佳话。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正谱写着各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时代新篇。中外交往的历史和现实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交流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③符合题意。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