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第18讲课题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山东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8单元第18讲课题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缘由

①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衣:鸦片战斗以后,“洋布”“洋装”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食:鸦片战斗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头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辛亥革命后

“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颜色;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

下面三幅图体现了什么历史变迁?

eq\a\al(图一晚清上海,衙门百姓跪官)eq\a\vs4\al(图二民国初年,躬身问候)eq\a\vs4\al(图三1922年,孙,中山与宋庆龄接,见外宾,行握手礼)

提示:三幅图反映了近代礼仪由跪拜礼到鞠躬礼,再到握手礼,表现的是一种礼仪的变迁,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公平的变化,体现了时代变迁。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月)

①缘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②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实、食物简洁、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①缘由: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②表现

领域

变化

服饰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提倡“菜篮子工程”

居住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习俗

休闲消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留意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铁路

19世纪80年月初,清政府建成唐胥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建成

“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大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头在上海等城市消灭,但大路进展受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大路网

水运

19世纪70年月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进展,20世纪90年月后受铁路、大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头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航进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进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提示:特点:就全世界来看,铁路交通进展快速,铁路已延长到世界各地;就各地区来看,铁路交通进展极不平衡。

缘由: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带动了铁路交通向全球的延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进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铁路交通进展的不平衡。

2.通讯工具

(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台湾,20世纪初上海开头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月,外国开头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富强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头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掌握的《中心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开放针锋相对的斗争。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消灭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进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头起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斗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20世纪80年月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电视

①1958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