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2.关注诗歌的题目3.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背景4.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5.合理地补充、想象、推断6.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7.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2.关注诗歌的题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问题: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问题: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关注诗歌的题目☆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问题: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3.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背景☆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注: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3.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背景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江雪》大约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问题:作者借“渔翁”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江雪》借“渔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了政治上的抑郁苦闷之情。4.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①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后禅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为动用法。4.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①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语序颠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4.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②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表现怀人思乡的心绪。“菊花”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等表达了坚贞、高洁品格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4.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③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A.正面用典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