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系电话:400-186-9786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月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择中立宫、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为准则的都邑制度,从5000年前的南佐都邑一直延续至明清;夏商周三代的核心礼器青铜鼎,在后世逐渐演化为鼎形祭器香炉。这折射出中华文明()

A.具有明显的延续性 B.手工业技艺高度发达

C.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D.向内凝聚的趋势渐强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都邑制度……一直延续至明清”“青铜鼎……在后世逐渐演化为鼎形祭器香炉”可知,先秦时期的都邑制度、礼仪制度在后世得到延续和发展,体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A项正确;材料提及青铜鼎逐渐演化为鼎形祭器香炉,未提及青铜器铸造技术,无法得出手工业技艺高度发达,排除B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指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由多个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统一性和共同特征的文明整体,材料未提及不同地区文明的特点和相互联系,无法体现“多元一体”,排除C项;向内凝聚主要体现在国家统一、经济联系、文化融合和华夏认同方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汉初,口钱的征收对象主要是7—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需缴纳20钱。汉武帝时期,口钱起征的年龄调到3岁,并且其数额也增至每人每年23钱。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政府重视人口治理

C.加重了农民负担 D.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C

【解析】

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口钱起征的年龄调到3岁,并且其数额也增至每人每年23钱”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孩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缴纳口钱,故加重了农民负担,C项正确;中央集权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不能仅凭税收政策的调整来断定,排除A项;材料中无人口治理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加重了农民负担,但这并不等同于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考古工作者在武威发现的唐早中期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具有中原地区高等级墓葬的基本特征。它们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吐蕃等文化因素。这可以印证当时()

A.北庭都护府对武威的管辖 B.丝路沿线多民族的交融

C.唐蕃会盟平息了民族纷争 D.朝贡贸易体制日益成熟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它们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吐蕃等文化因素”可知,唐代早中期武威的吐谷浑王族墓葬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吐蕃等文化因素,显示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的交融,B项正确;北庭都护府辖地在天山北路,排除A项;唐蕃会盟发生在唐朝后期,且唐蕃会盟没有停止民族纷争,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朝贡的具体规定、流程等,无法得出朝贡贸易体制日益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4.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程颐也指出,“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这些主张共同强调()

A.复兴儒学使天下大治 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兴办书院以宣传理学 D.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周敦颐认为师道立起来了,天下才能大治。程颐指出,如果儒家的道德不能得到传承和发扬,那么社会就很难实现真正的良好治理。二者都强调儒家道德礼教对社会风气和国家治理的影响,主张复兴儒学,A项正确;材料中两位理学家都强调儒学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未直接体现爱国,排除B项;材料强调儒学的重要性,未提及宣传儒学的办法,排除C项;材料强调运用儒家道德治理国家,而非强调选贤任能,“尚贤”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编写的科学文献,涵盖了农业与手工业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