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docx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在谈到世界的本原时,西周时期伯阳父认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下列选项与此相一致的是()

①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②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③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④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伯阳父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这种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把水当成世界的本原;“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二者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②符合题意。③:“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认为“理”是最先存在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④:“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认为意识就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社交小龙虾”是一个谐音梗,意思是指在社交时候表现得又“聋”又“瞎”,看似高冷的人,所以被称作社交小龙虾(聋瞎)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可能是该人选择性“小龙虾”,目的是刻意回避与人社交。下列观点与此现象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

②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③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刻意回避与人社交,选择性当“小龙虾”,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①:“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意为花的样子,草的灵魂,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源于自身意识,强调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②:“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唯物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③:“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强调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符合题意。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的意思是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季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生长。比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调规律的客观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自己曾经的“老朋友”的空间却不再对自己开放,说明时过境迁,曾经的“老朋友”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疏远,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①: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该选项属于不可知论,①说法错误。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属于辩证法观点,不属于辩证唯物论,材料也不涉及新旧事物,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4.浙江安吉余村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将废弃的矿山和水泥厂改造为观光区,将毛竹、白茶和旅游业叠加打造特色农产品,将农庄变为特色农家乐和民宿,将产业延伸至教育研学领域,探索创新乡村治理的“余村模式”,推动绿色经济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①余村的可持续发展表明意识能够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乡村治理是一种深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实践活动

③“余村模式”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④发挥先进理念的指引作用是乡村治理成功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②③:余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这说明乡村治理是一种深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实践活动,“余村模式”是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②③符合题意。④:乡村治理成功的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5.俗话说,鲸落万物生。从生物学上讲,鲸落是一种自然现象,鲸死后身体沉入海底,在海底“发光发热”数百年。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整个海底生物链都能享受到鲸落带来的“福利”。调查数据显示,北太平洋的鲸落能维持42个物种12000余只生物的生存,使鲸落地及周边地生物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