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

2017年高考“最终三十天”专题透析

PAGE

好教育云平台——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PAGE1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

1.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早期政治制度开头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头兴起D.宗法分封制度趋于解体

2.下图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图(Ⅰ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Ⅱ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Ⅲ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据此可知

A.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区域性特征B.文化分区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

C.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D.黄河流域的稻作农业相对发达

3.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淌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白“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B.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D.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而姓名再次排在调查内容首位。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姓被赐予“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下列关于“姓”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B.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C.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D.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5.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

A.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抱负的实现B.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C.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

6.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

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别D.已具有肯定的人文精神

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

8.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见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见尚贤使能;墨家主见,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斗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9.下图是《春秋战国著名学者及其学说分布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

A.春秋战国大变局的浪潮冲击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社会秩序混乱促使各诸侯国纷纷构筑完整统治体系

C.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抨击君主专制政体D.百家学说为秦汉帝国的政治蓝图奠定了基础

10.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列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这里的“软件”是指()

A.有效的治理制度B.优越的地理位置C.继承了西周传统 D.首创了郡县制度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

12.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接受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展

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13.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状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疆。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14.“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长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长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C.修建了万里长城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15、有人在评价诸子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