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庞涓伐韩(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庞涓伐韩(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5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庞涓伐韩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邹忌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其计。

(节选自《百战奇法》)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璋暗A弱B张鲁C在北D民殷E国富而不知F存恤G智能之士H思得明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表被动,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见”意思相同。

B.烛,照亮,名词作动词,与《苏武传》中“反欲斗两主”的“斗”用法不同。

C.诚,确实,与《大学之道》中“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的“诚”意思相同。

D.之,他,代词,与《五石之瓠》中“吴王使之将”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是否救援韩国的问题,齐威王征集大臣的意见。孙膑的观点与邹忌、田忌的都不相同。齐威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最终大破魏师。

B.庞涓错误地分析了齐军形势,对齐军势力掉以轻心,于是只率领精锐军队日夜兼程追击齐军,结果在马陵遭遇齐军埋伏,最终兵败自刎。

C.诸葛亮认为,曹操的名望及势力都不及袁绍,却能克制袁绍,这得益于曹操拥有恰当的时机和用人的策略。

D.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能凭借汉室后代的身份以及他自身的信义,广交英雄,任用贤才,采取占据荆州、益州等措施,则有望兴复汉室大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译文: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

14.材料二中说“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指的是用兵作战要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材料中的历史事实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BDG

11?C

12.A

13.(1)那三晋地区的军队向来彪悍勇武且轻视齐国军队,齐国士兵被称怯懦。

(2)这大概是上天资助给将军的吧,将军可有意于此吗?

14.①在救援韩国的问题上,孙膑分析了韩国、魏国的形势,提出自己“晚救”的主张,并最终俘虏了魏国太子。

②诸葛亮为刘备分析曹操、孙权等各方势力及天下形势后,建议刘备当下据守荆州、益州,再兴复汉室。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短文通过齐威王及刘先主的两次历史事件,展现了“以计为首”的军事战略思想。齐威王采纳孙膑的迟援策略,诱敌深入,最终于马陵击败魏军,显示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材料二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详尽策略,强调结合地利、人和以图霸业,体现了理智应对强敌、审时度势的重要性。文中两位谋士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