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节古代的节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ppt

第十节古代的节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10.元旦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朝以寒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1914年1月,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部呈文,规定“元旦为春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11、人日人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是指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初八为谷),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日渐重视。有的地方现在还有过了人日节才能出远门的风俗。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谓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古人多在人日写怀人之诗,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12、社日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春社祈生,秋社报成。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分、秋分前后)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社日》一诗,就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第十节古代的节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辅助。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南宋·楼玥《论风俗纪纲》: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纲纪。清·顾炎武《日知录》:风俗者,天下之大事。1、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等习俗。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七月十五为中元(舜),十月十五为下元(禹)]。尧舜禹分别属天、地、水三官大帝。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