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专科操作技术病史资料汇报疾病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特色查房流程护理程序应用指正!疾病基础知识
专科操作技术护士准备:规范着装物品准备:预冲式冲洗器10ml、皮尺、导管固定装置、输液接头、PICC维护包其他:维护手册、PDA、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废物桶、生活废物桶、锐器盒。环境准备:无菌环境操作准备穿刺点情况贴膜情况穿刺部位皮肤导管外露部分测量臂围查看原始记录评估以0°角水平拉伸,180°角反折去除旧贴膜。酒精清洁周围皮肤,距离穿刺点1cm以上,避开导管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向外消毒三遍,范围:直径20cm以上无张力贴膜更换敷料取下输液接头包裹路厄氏接头摩擦15秒更换接头冲管方法: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冲管封管参考文献:闻曲成芳,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第1版
专科操作技术04贴膜固定时注意1)贴膜: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全部体外导管,敷料、导管、皮肤三者合一。2)要做到无张力粘贴贴膜。3)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时,避免将胶带直接固定在导管上。03穿刺侧上臂不可用来测量血压02操作过程中,避免牵拉导管,防止导管滑脱01贴膜卷边松动时、穿刺点渗血、渗液时要及时更换参考文献:闻曲成芳,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第1版PICC维护操作注意事项:
专科操作技术血培养标本采集—评估和操作要点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身份的识别方法,核实身份,保患者身份识别准确。为降低假阳性培养结果的风险,在为血液培养而抽取时需移除无针接头并更换。停止所有使用导管输液,夹住管腔或根据需要停止输液。从CVAD采集的血液样本只用于诊断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时,不要丢弃从腔内生物膜中抽取的初始标本。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80-81[2]北京护理学会.输液治疗政策与流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6:186-189
专科操作技术0103020405血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一套则从导管采集。2套血培养的采取时间必须接近(5分钟)并做标记。血标本注入厌氧培养瓶时,注意不要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注入瓶中。先分离采血针与血培养瓶再拔针。成人采血10~20ml,婴幼儿1~5ml。已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间歇性寒战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血标本。标本避免冷藏及时送检。需氧瓶厌氧瓶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80-81[2]北京护理学会.输液治疗政策与流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6:186-189
专科操作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