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1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宋元时期第11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宋元时期城市生活

两宋都城

市民娱乐

文学瑰宝----宋词元曲

1/31

一、城市商业繁荣

2/31

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拥有数十万人口大城市不下十个。其中,东京和临安常住人口超出100万人

结合P61,两宋都城东京与临安给你什么感觉?

经济繁荣和人口众多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年代,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组成了宋朝中产阶级。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政治区域与平民区域划分严格格局,将平民工商业经营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宋朝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裕、最幸福时期。

1、城市人口众多

3/31

2、两宋都城布局:

打破住宅区与商业区分置格局

认真观察比较

4/31

3、两宋都城市民特点:

北宋东京

5/31

南宋都城

临安市内摊点以“行”“团”相当

6/31

元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

4

7/31

《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

元朝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元大都有宝贵货物,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多。“全城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致上,全部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

8/31

5、北宋社会经济繁荣

商业发展,大宗物品交易频繁

粗笨,不易携带

9/31

6、世界上最早纸币-----北宋交子

不足:

只能在四川地域流通使用,其它地方禁用

阅读教材P62小字部分,圈划交子出现时间与地点、发行机构

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优越性:

10/31

二、城市生活

北宋以后,商业相当繁荣,城市居民开始转向生产专门化、生活消费型生活方式。大众服务业日臻完善。就民间看,行医卖药、箍桶、掌鞋、刷腰带、补角冠、修扇子柄、淘井、做司仪……应有尽有。他们有些人早上在闹市区自发形成劳务市场,谁家需要人做事,就能够到那儿找人。东京城里还有公共浴室、军巡捕屋、望火楼(相当于巡警队和消防队),值更僧道还兼作天气汇报。不但如此,伴随生活水平提升,追求娱乐人越来越多,娱乐业也就发展起来。

城市人口增加

商业发达

市民生活方式

11/31

1、城市生活主要表现:

阅读P62---63,做好圈划笔记

12/31

2、玲琅满目标宋代小吃

13/31

瓦子

演出

勾栏

宋代人没有电脑电视用什么做消遣啊?

14/31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瓦市、瓦肆

请问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这种景象?

15/31

3、主要娱乐节目

16/31

宋人饮茶喜欢聚在一起比较鉴赏,看谁茶汤茶花多,“咬盏”好,散得慢,最终评出高低,这就是所谓斗茶。

宋代品茗品茶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乏内容。街道两旁,茶楼众多。茶楼既是人们休闲场所,也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好去处。

苑囿

17/31

4、在元代,分布在集市和繁荣市区舞台上,上演着一折又一折杂剧戏目

18/31

三、宋词和元曲流行

1、宋词

阅读P64—65完成问题

(1)发展历程:

一个配乐演唱新体诗歌,是宋代主要文学形式,

宋代在文学上突出成就就是词兴盛,在宋代到达高峰。

初唐时兴起于民间,五代时快速发展,两宋时广为流行,到达巅峰。

19/31

柳永

987~1053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更名永字耆卿又称柳七

崇安(今属福建)人

突破小令格式,扩展词篇幅,加大词容量,完成北宋词第一次转变。

《雨霖铃》

杨柳岸边,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叶梦得《避暑录话》

20/31

21/31

两宋婉约派词人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

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前期:多写自然风光、景物和个人离愁

后期:多写对故国思念

(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2.作品:

1.时期:两宋之交

《声声慢》《醉花阴》

3.特点:格调委婉,感情真挚,善于利用口语,清新自然

22/31

23/31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豪放派词人

使词摆脱乐曲附庸地位,成为能够独立发展新诗体。

豪放词创始人

代表作

《水调歌头》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