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网络新词的流行反映出21世纪我国青年新的文化诉求和个性化特征,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于
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价值。但同时,一些网络新词表现出粗粝、冗杂和任性的一面,对于社会文明和主流文
化的冲击时有显露。
②网络新词对传统语言形式展开的挑战,看上去大胆、浮夸,但究其本质,并不是对传统的颠覆和抛
弃。网络新词的使用,对传统词语词句的仿拟、挪用也很常见,如借用东北方言“赶脚”表达感觉的意思,
“马甲”源于主流媒体春晚小品。传统文化委婉含蓄的表意方法也被加以利用,如不直接表态,而通过表
情符号会意。网络新词还大量创意运用比喻、象征、顶真、互文、双关等修辞手法建构意义,如“鸟在笼
中,恨关羽不能张飞”等。名称符号被网民信手拈来赋予新意,双关语让人称绝,投射出传统文化的清晰
印记,产生了意在言外的表达效果。
③书籍、报刊等大众传媒采用网络新词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一些具有特色、经典的网络新词频繁见
诸新闻媒体,丰富了报刊、广播电视语言,如“给力”“YYDS”等网络热词曾被《人民日报》采用,增添
了报道的时代感和贴近性。
④海量信息传输和移动阅读方式,培养了文化大众新的阅读习惯,使阅读发生了快阅读、浅阅读的转
向。突出简词短语、图像和符号化文本的网络新词是这一阅读潮流的结果,也对其具有能动作用。网络新
词更偏重简单、节奏感和一语中的,更擅长于流动的描摹、情感色彩的表现以及新奇元素的组合。注重时
尚、观感、娱乐性与速度的网络新词给人的印象更加鲜明、更有活力,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注入了“鲜
活血液”,丰富了文化与知识传播的新生态。但正如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指出的,伟大作品只适应于慢节奏
阅读。比照深度阅读而言,浅阅读依然是一种快餐、速食文化方式,其将信息与知识的接纳、理解与遗忘
建立在“速度为王”的基础之上,会使知识的更新和文化的进步满足于浅尝辄止,进而影响思维方式,使
以书面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避让于以形象化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当速率消耗专注,阅读替代反省,极简
磨平深度,文化主体的创造力也必然受到压抑,文化主体难免会产生“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
脑”“越上网越无知”的文化焦虑。
⑤同时,一些网络新词的构成、表达过于随意,不符合基本语法和用词的规范性,对不同群体或圈层
之间展开交流设置了障碍或增加了解码难度。如挪用英语现在进行时态在汉语词汇后面加ing,意指正在进
行的动作或行为,使不了解这一时态的人难免莫名其妙。一些随心所欲的词语混用、滥用,在满足猎奇、
狂欢心态的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错词、语病,以至成为流行性不良语用范例。如将“我”字平添个草字头,
没有任何渊源、规则或学理色彩,只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文字游戏。还有一些语言符号专用来传达厌世、悲
观、颓废的消极情绪,不利于青少年身心成长。更有甚者,生造出用于发泄不满、无极限媚俗,或用于谩
骂的脏话、暴力化文字,冲击语言文明,污浊网络环境。
(摘编自孟威《网络新词与社会文明的互动相生》,有删改)
材料二:
①某些粗俗网络语言,甚至已经被精英人群和严肃文本使用,渐成一种时尚,好像不会用就显得很落
伍似的,这种语言氛围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使用习惯。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青少年是网络语
言的使用者,甚至是创造者,尤其是对低龄学生来说,在他们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没有
建立起对母语规范的辨别能力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和使用光怪陆离的网络语言,很容易使他们与健康优美
的语言产生隔阂,成为一个没有语言文化定性的人,进而成为一个在各种时尚文化符号中流浪的人。这种
情况不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现实,令人忧虑。
②这种影响,甚至已经超出了语言本身,渗透到价值观层面。粗俗网络语言正在向传统文化、大众文
化的各个层面渗透,为它们注入平庸化和粗鄙化的元素,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的强大塑造力,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偏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是滋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生物)绵阳市安州区2025年春八年级开学测试.pdf
- (道德与法治试卷)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pdf
- (道德与法治试卷)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pdf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绵阳市安州区2025年春七年级开学测试 .pdf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春七年级开学测试 .pdf
- (英语试卷)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pdf
- (语文)绵阳市北川县2025年春八年级开学测试.pdf
- (语文)南宁天桃实验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考八年级语文学科.pdf
- (语文试卷)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pdf
- (语文试卷)绵阳市游仙区2025年春九年级开学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