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朝官员年终考核制度.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的文官考察制度能够对于明代的所有文官的政绩以及自身的才能和道德修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且会根据评价的最后结果进行奖惩措施。这种考察制度逐渐的被统治者所重视起来,逐渐的开始发展并且成为了明代管理官员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文官考察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并且随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新的发展,当然考察制度也离不开监督制度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为了维护明朝封建统治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作用。

考察制度是管理官员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并且逐渐的成为了古代封建王朝行政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制度能够有效的进行审查官员,进而维护了官僚队伍的有效运作,对于一个国家和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了重要的作用。

一、考察制度的历史

自周代开始的时候,对于官员的政绩就有了制度进行考察,并且会根据考察的标准进行奖惩,这是最初的考察行为。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为了能够加强对于官吏的控制,每年的年终的时候就会进行考核,称之为年终考核,有的官员甚至考核不通过被诛杀。到了秦代的时候,不仅中央上设立了考察的官员,地方上也是出现了负责考察的官员,对于考察制度进行了连坐制度,上下级都是要负连带责任,通过这样的规定能够使得上级更好的管理下级官员从而能够加强责任感,从而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汉代对于官吏的考核上也是采用了一年一次的方式进行考核,一般都是在秋季的时候进行。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官吏往往会增加俸禄等等一系列的嘉奖,对于考核失败的官吏则是追求其责任。隋唐时期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的考核制度开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负责,并且对于内容上也是开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到了宋代的时候继承了唐代的考核制度并且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完善,使得更加的形式化。

二、明代文官考察制度的建立

在明初的时候文官的考察制度就已经出现了,并且拥有了法律上面的规定。考察的标准就是对于官员所管辖地区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情况以及官员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监察御史等人进行核查清楚并进行上报。这是明初的时候对于官吏的考核。自中书省被废之后,明代的文官制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改革,针对于官员考核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补充,并且详细的拟定了考察的时间以及流程。

明代对于文官的不同群体拥有了多样的考察制度,对于在京城的官员实行的是京察,但是对于京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没有相应的时间。有的时候相隔时间长有的相隔时间短,所有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认真地执行。

《明太祖实录》记载:“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五事备者为上选,三事有成者中选,五事俱不举者黜岁考治功以示黜陟”。“凡尽心抚民,百姓安身,钞法流通,政绩昭著者,不次升擢,其不尽职而有私犯者,惩以重罪。”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之中,对于官员的考察上统治者是十分重视的,历朝历代对于考察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发展,并且到了明代的时候考察制度逐渐的更加严密化和制度化,逐渐的成为了明代行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文官考察制度根据不同的官员拥有了不同的考察方式,这也是适应明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的形成的。并且对于考察的结果也是进行了奖惩的方式,对于考察不过的官员开始惩罚,对于考核优秀的官员进行奖励,进而能够澄清吏治,维护官僚队伍,最终能够稳固自己的王朝统治。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