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滨湖路二标段连接通道).docx

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滨湖路二标段连接通道).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概况及电力设计范围

1.1工程概况

本此设计连接通道南起于滨湖路,向北止于已建纵一路,全长约0.378km,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24米,双向四车道。为沥青路面。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为上述道路范围内的电力通信土建设计(适用于10kV及以下城区公共电网电力电缆敷设),不包括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敷设。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建议由管线工艺设计单位在详规的基础上根据电缆电缆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再确定。

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

2.1设计依据

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2采用标准规范

(1)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规范》(DL/T5221-2005)

(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

(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0)《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1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6年版)》

(12)《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关印发配电网设计选型指导意见(2020)的通知》

(1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

(14)《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74-2018)

(15)《地下通信管道用硬聚氯乙烯(PVC-U)多孔管》(YD/T1324-2004)

(16)《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2017)

(17)《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

(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0)《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

(2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

(2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23)本院道路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图纸。

2.3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电力电缆工程本次设计仅负责通道预留,其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建议由管线工艺设计单位在详规的基础上根据电缆电缆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再确定。

回复:如9.5.3所示“本次设计沿线预留10KV电力通道和通信通道,本次仅进行电力、通信管线通道预留设计,不做具体工艺设计,管线的工艺设计及安装由各管线单位完成。”

3电力通信土建工程设计

3.1电力通信现状与规划

工程范围内暂无现状电力通信管线。

《开州区北部新区迎仙山片区控制线详细规划》指出此路段采用1m×0.8m电力电缆沟和18孔通信排管,但考虑到电缆沟施工、巡检及更换电缆时需搬运大量盖板,施工时外物不慎落入沟时易将电缆碰伤的缺点,本项目电力管廊考虑受外力破坏影响少,占地小,能承受较大荷载,电缆敷设无相互影响,电缆施工简单的电力排管形式。由于人行道宽度限制,采用电力、通信共路径敷设的方式。综上,本工程采用电力、通信缆线管廊,管廊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主线管廊采用16孔电力排管+18孔通信排管敷设,在道路路口之间每隔150~200m左右设置6孔电力+8孔通信综合管廊过街。与周边电力、通信管线连接。

3.2新建管廊设计

本工程采用电力、通信缆线管廊,管廊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管廊采用16孔电力排管+18孔通信排管敷设,在道路路口之间每隔150~200m左右设置6孔电力+8孔通信综合管廊过街。与周边电力、通信管线连接。同时结合地块具体建设方案,调整为地块预留的过街接口。

一般情况下,管廊埋深为1.5~2.0m,在人行道和绿化地带,覆土一般不应低于0.7m,在车行道下,覆土一般不低于0.8m。为了使管道中的积水能流入人孔而便于清除,管道坡度一般应为0.3%~0.4%,最小不宜低于0.25%。人孔内两边管道的相对管孔高程应尽量接近一致,一般情况下,相对位置的管孔高差不应大于0.5m。

在缆线井内设置Ф110UPVC塑料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井内。

3.3电力排管

(1)电力主线路段排管采用16孔CPVCФ192*8,同时敷设2孔CPVCФ110*5电力护套管作为电力电网自控光缆走廊,排管采用四层敷设(4×4排列);电力过街段设计为6孔CPVCФ192*8,同时敷设2孔CPVCФ110*5电力护套管作为电力电网自控光缆走廊,排管采用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