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十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古诗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月亮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夜深了,滴漏声已停,人群开始安静下来。谁能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徘徊呢?唯有那缥缈的孤雁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里有怨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
作者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
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虚衔,他在精神上感到寂寞,生活上困苦不堪。在这种处境下,他寓居定慧院,写下了这首词。词中通过对孤鸿的描写,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幽愤和孤寂之情。
体裁
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题。词,又称长短句,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文学体裁,其句式长短不一,有特定的格律要求。
情感
表达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一方面,通过“缺月”“疏桐”“漏断”“人初静”等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词人被贬黄州后的孤独寂寞之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自己比作孤鸿,更突显了其幽居独处的状态。另一方面,“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惊恐、怨恨以及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则借孤鸿宁可在寒冷寂寞的沙洲栖息,也不愿栖息在寒枝上,寄托了词人孤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情怀,表现出他对世俗的蔑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
这是本词最突出的艺术手法。词人以“孤鸿”自比,借孤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志趣。孤鸿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实际上是词人在被贬后内心的孤独、痛苦以及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精神写照,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营造意境
通过“缺月”“疏桐”“漏断”“人初静”“寒枝”“沙洲”等一系列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幽僻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词人被贬后的心境相契合,情景交融,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词人内心的情感。
象征
“孤鸿”这一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词人自己以及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寒枝”也可看作是象征着世俗的富贵、权势,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象征着词人对世俗的拒绝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拟人
词中赋予孤鸿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将孤鸿惊恐、哀怨、挑剔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孤鸿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也更能传达出词人的情感。
(二)分析、理解与赏析
分析
上阕写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为下文人物的出现做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幽人”与“孤鸿”相互映衬,使幽人的孤独与孤鸿的缥缈融为一体,暗示了词人的处境和心境。下阕抒情,“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生动地刻画了孤鸿惊恐、哀怨的神态,实则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进一步深化了孤鸿的形象,也是词人精神境界的体现,表明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理解与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词中的经典之作。从内容上看,它巧妙地将写景、咏物与抒情相结合,通过对月夜、孤鸿等意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在特定人生境遇下的情感和心态。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孤鸿自喻,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孤鸿身上,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同时,词的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冷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整首词情感真挚,韵味悠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十三、《卜算子·咏梅》
古诗原文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作者
简介
陆游(1125—1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人物志(神佛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18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与讲解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4课《灯笼》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3课《安塞腰鼓》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1课《核舟记》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子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与讲解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义与练习:句子连贯与排序.docx
- 《怎样选材》课件.pptx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