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VIP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大自然的语言—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课前导学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

2、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翩然(piān)孕育(yùn)

簌簌(sù)刺槐(huái)

萌发(méng)农谚(yàn)

衰草(shuāi)连翘(qiáo)

载途(zài)销声匿迹(xiāo)(n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萌发:种子或者孢子发芽。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

二、知识小练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物候(hóu) 翩然(pián) 炎热(yán) 孕育(yùn)

B.匿迹(nì) 衰草(shuāi) 载途(zài) 区域(yù)

C.传语(chuán) 农谚(yán) 刺槐(guǐ) 适宜(yí)

D.纬度(wěi) 连翘(qiào) 丘陵(léng) 侵害(q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次第 起源 榆叶梅 割麦插荷

B.采集 侯鸟 竺可桢 花香鸟语

C.抽青 农事 逆温层 冰雪融化

D.苏省 悬殊 生态学 草木荣枯

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去年暑假,我们从巴中去了西双版纳;今年暑假,我们又将周而复始地从巴中出发去海南三亚。

C.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地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4.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5.下列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7.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的所有物候现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C.文中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D.物候观测引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8.《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文体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候”应读hòu,“翩”应读piān。C.“谚”应读yàn,“槐”应读huái。D.“连翘”的“翘”应读qiáo,“陵”应读líng。

2.答案:C

解析:A.“荷”应改为“禾”。B.“侯”应改为“候”。D.“省”应改为“醒”。

3.答案:B

解析: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答案:B

解析:B.有误,后者是指: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前者是指: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5.答案:A

解析:A项中的“次第”意思是“一个挨一个地”,而原句却说“第一朵桃花开放”,即仅一朵桃花开了,用“次第”显然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