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语文卷三-答案.pdf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语文卷三-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5345

1.【答案】A。解析: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全词单纯写景,并无赋予

“大雁”以作者的主观情思。故本题选择A项。2.【答案】C。解析:A项《巴黎圣母

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B项《孔乙己》里穿长衫和短衣帮的对比。D项《济南的冬天》

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故本题选择C项。

3.【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课外阅读作品,只有海子

《四姐妹》是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择D项。4.【答案】A。

解析: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莫里哀《伪君子》完全

遵循“三一律”,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

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故

本题选择A项。

5.【答案】C。解析:ABD项均正确,C项,祖:效法,译为:但他们都效法屈原

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故本题选择C项。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语言基本知识。A项,“此亡国之本也”可译

为“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源啊”,故“本”指“根源”,正确;B项,“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可译为“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故“本”

指“草木的根”,正确;C项,“抑本其成败之迹”可译为“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

原因”,故“本”指“推究,探究”,错误;D项,“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可译为“本

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不顾惜名誉节操”,故“本”指“本来”,正确。故本题选择C

项。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A项,“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

声是别离”出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全词以今昔对比、悲喜交杂、

委婉曲折而又缠绵含蓄的手法写出了词人雨夜怀人的别情。故本项正确。B项,“缺月

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出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此诗的作者被贬

1

黄州,全词借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故本项情感解释错误。C项,“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出唐代李白的《效古二首》,

此句意思是“一入门就看见紫鸳鸯戏水,金井中高大的两棵梧桐树”,所以鸳鸯、金井、

梧桐等是单纯写所见之景,没有明确的情感寄托。故本项情感解释错误。D项,“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出南唐词人李煜的《相见欢》,该词写于作

者被囚于宋国之时,情感真挚,表达了他离乡去国的孤独凄凉、锥心怆痛。故本项情感

解释错误。故本题选择A项。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语言基本知识。A项,句式杂糅,“发布”

与“指出”是两个主语发出的动作,可在“发布”后加“的”;C项,“中国高速铁路

技术已经成熟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句意藕断丝连,可删掉“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

D项,暗换主语,前句主语是“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后句主语应是作品《中国现代小

说史》,可在“成为”前加“这部作品”;或者在“成为”前加“使得这部作品”,使

前后两句主语保持一致。故本题选择B项。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组织策略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旨在引导学生就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

增进对中华优秀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要选择知识、审美、文化等兼备的古诗文作

为阅读材料。A项,《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

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

文档评论(0)

xiaokuoai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