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习题库(第11部分).pdf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习题库(第11部分).pdf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考试(中综合知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习题库(第11部分)

(该部分共500题)

1.[单选题]某男,70岁。患消渴病多年,饮食减少,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脉来三部举力,隐隐蠕动指下,此脉象

A)虚脉

B)细脉

C)弱脉

D)缓脉

E)微脉

答案:A

解析: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令人有一种软而空豁的感觉,是无力脉的总称。主气血两虚,尤多

见于气虚。

2.[单选题]乌头碱的致死量为

A)0.2~0.4mg

B)0.3~0.5mg

C)0.5~1mg

D)1~2mg

E)2~4mg

答案:E

解析:无

3.[单选题]患者,女,54岁,主因“入睡困难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2周”就诊。3年前患者围绝经期出现入睡困难、睡

眠不实、早醒等症,未规律服药控制,症状时轻时重,近2周无明显诱因失眠症状加重。刻诊:夜间思虑纷扰,难以入

睡,甚则通宵不眠。潮热多汗、手足心热、耳鸣如蝉。头晕头胀,腰膝酸软,时有心慌惊悸。舌光红,少苔,脉弦细。

西医诊断:失眠症。中医诊断:不寐。以下哪一项可以解释本病的病理表现

A)心阴虚,不能下温肾水,肾阳亦虚

B)肾精亏虚,心神亦衰弱

C)心神衰弱则耗伤脾气而脾气亦虚弱

D)脾气虚弱形成血虚,血虚不能充养心脉而出现失眠、心悸

E)肾阴虚不能制约心火,心火亢盛,灼损心阴,累及肾阴

答案:E

解析:DBE肾在窍为耳及二阴。患者潮热多汗、手足心热、耳鸣如蝉,腰膝酸软,时有心慌惊悸,为心肾不交证,主要为

肾阴虚不能制约心火,心火亢盛,灼损心阴,累及肾阴。

4.[单选题]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肝气

答案:A

解析:

5.[单选题]某男,42岁。素有高血压,近日感到头痛而昡,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苔薄黄,脉弦有力。遂去中医院就

诊。医生开具羚角钩藤汤,组成有羚羊角,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白芍,甘草,鲜竹茹,茯神等。服用一

1/100

师考试(中综合知识)

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根据辩证的结果,应选用的治法是

A)祛瘀通络

B)补益肝肾

C)平肝潜阳

D)疏风清热

E)祛风散寒

答案:C

解析:

6.[单选题]某男,47岁。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质红,苔

黄腻,脉濡数,应选用的方剂

A)四妙丸

B)身痛逐瘀汤

C)左归丸

D)右归丸

E)甘姜苓术汤

答案:A

解析:无

7.[单选题]红舌主

A)虚寒证

B)热证

C)内热深重

D)有寒热之分

E)血瘀

答案:B

解析:红舌主热证。

8.[单选题]联用噻嗪类利尿药,可使机体失钾并增加心脏不良反应的中药是

A)含氰苷的中药

B)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

C)含蒽醌类的中药,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

D)含强心苷的中药如罗布麻、夹竹桃等,及其制剂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E)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①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不宜与有中枢兴奋作用的盐酸呱甲酯联用

,否则可致失眠。②含氰苷的中药,不可与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联用,可加重后者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③含强心

苷的中药如罗布麻、夹竹桃等,及其制剂如复方罗布麻片等,不宜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利尿药可使机体失钾,增加心

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导致不良反应增强。④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与苯丙胺、罂粟碱联用,能减少肾小管对苯丙胺

、罂粟碱的吸收,致疗效降低。

9.[单选题]伤于生冷可

A)致疳积

B)化热

C)发生腹痛

D)聚湿生痰

E)化生内热和疮疡

答案:D

解析:本组题考查饮食过饱。过饱损伤脾胃,可致腐熟运化不及时致脘腹胀痛、厌食、泻下臭秽,多见于小儿。食之久

滞可化热。伤于生冷可聚湿生痰。婴儿食滞可致疳积。久食肥甘厚味可化生内热和疮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67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