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商周时期的君臣关系,迥异于专制时代主奴关系。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这说明该时期()

A.民众参政意识较高 B.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C.专制制度趋于完善 D.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国人的影响,其权力是受到一定制约的,B项正确;虽然商周时期国人能够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教育和信息传播有限,不能就此得出民众参政意识较高的结论,排除A项;商周时期还不是专制时代,专制制度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完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分封制度的相关内容,所以无法得出分封制度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匈奴南侵,县制普及 B.封邦建国,井田发达

C.小农破产,经济衰退 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图示信息“秦、韩、赵、魏、燕、楚、齐”可知,该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的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D项正确;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封邦建国,井田发达”属于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排除B项;战国时期是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这些做法()

A.贯彻了三教并行的国策 B.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有利于大一统文化发展 D.得益于活字印刷技术

【答案】C

【解析】

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唐朝颁行《五经正义》,成为官方经学定本。《五经正义》一举结束了汉代以来数百年的经说纷纭局面,统一了儒学思想,这是唐初统治者为适应政治大一统需要,在思想领域内统一思想的重大举措,C项正确;颁行《五经正义》只能体现重视儒学,看不出佛道的情况,不能体现三教并行,排除A项;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B项;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也即唐代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排除D项。故选C项。

4.北宋前中期,四川地区产井盐,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区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盐业专卖制度瓦解 D.社会成员流动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前期(中国)。据题意内容可知,北宋时期四川的盐业中已经出现了雇佣现象,所雇佣的工人多来自盐井所在地之外的州县,而且工人对工作条件和待遇不满意的时候还会另换雇主,这是劳动力流动性强的表现,所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成员流动性增强,D项正确;仅根据当时四川地区盐业的工人雇佣,无法得出雇佣劳动已经普及的结论,A项过于夸大,排除A项;雇工出卖劳动力为生,社会地位较低,排除B项;盐业专卖制度是官方制度,根据工人的雇佣情况无法说明该制度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

5.《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代统治者此举()

A.导致了统治疆域范围的收缩

B.有效解决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窘境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观念

D.使边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元代(中国)。《元史·地理志》记载中提到,元代将羁縻之州的地方纳入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进行管理,这表明边疆地区逐渐趋同于内地的政治和经济管理措施。因此,这一措施表明元代统治者在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的同时,使得边疆与内地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元朝在其统治疆域内的边疆地区实行了与内地相同的管理模式,没有导致统治疆域范围的收缩,排除A项;材料虽然涉及在边疆地区实行与内地相同的经济管理措施,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而非解决财政收入问题,排除B项;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