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离职等于失去人脉?.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职等于失去人脉?

前幾天,闺蜜离职了,她打算去上海闯荡。在她离开前,我和她吃了一顿饭。无意间,我瞥到她手机微信里的好友竟有2000多人。我有点惊讶,问她怎么加了这么多人。

闺蜜告诉我,很多都是前同事。我又问,为什么不删了一些,反正以后也没有什么联系了。闺蜜却对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保留一些人的联系方式,如果以后我回来这边,前同事这些人脉有可能派上用场。”

闺蜜说的其实是大部分人的心里所想,明明大部分前同事都只是萍水相逢,早就已经不联系了,但就是不愿删除,害怕失去了人脉。在工作中,建立人脉并不容易,甚至比挣钱还难。挣的钱可以装进自己的口袋,但建立的人脉却随时有可能断开。最常见的就是,离职后的人走茶凉。但其实,真正的人脉不会因为离职而丢失,因为人脉的维系靠的是“吸附力”(包括人格魅力、自身价值、能力的稀缺度等显性或隐形的可以吸引人脉的特质)。而那些因为离职而丢失的人脉往往缺少这种“吸附力”。

小王去到大城市的公司里工作,凭借开朗的性格以及较强的处事能力,很快就与新同事熟络起来。不久后,小王负责的某个项目对接的对象正好是前公司,他很方便地联系上了前公司里的人,不久就把项目谈了下来,还顺便与前同事小聚了一餐。新公司也因为他办事快速得力给了他一笔奖金。可见,离职不一定会导致人脉的断连。虽说离职后与前同事的联系不再紧密,但并不代表日后不能继续合作。

职场中,曾见过有人因为害怕小圈子人脉的断连,而放弃了去大圈子发展的机会。但其实,被旧人脉牵绊住的职场,会给自身发展带来很多局限。有时候,离职反而能突破小圈层的束缚,建立更多新的人脉。新旧人脉的衔接,才会有更好的人脉,换得更好的发展。

职场上,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赞赏:“他这个人朋友很多”“许多同事都很喜欢他”“和他相处起来感觉很愉快”等。以上说到的这种人,无一例外的,都人缘很好、人脉很广。而这类人的身上都有一种特质——脾气好。

《尚书·君陈》中有一句话:“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意思就是:人一定要有所忍耐,事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职场上,志同道合、意气相投之人难遇,同事之间有摩擦是常态,而脾气好的人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维持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要想有良好的人脉,我们不能凡事斤斤计较,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伤了和气。相反,要学会宽容大度、求同存异,路方能走得宽,关系才能走得长。

人脉是一种双向选择。好的人脉,不是一方占便宜,却让另一方不断付出,而是双方互敬互惠,让彼此间的交流合作长存。若彼此都不是可靠之人,很容易出现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情况,甚至把“朋友”演变为“敌人”。

所以,长久不衰的人脉必定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为人靠得住,才有信赖可言。成为一个可靠之人,用真心实意与对方结交,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建立的关系才牢靠。

在职场上,最好的人脉就是相互成就又彼此独立。不需要刻意赔笑讨好,而是运用内在的魅力彼此吸引,用实力创造出个人的影响力。

对于职场人脉的去与留,我们不必感到太焦虑。有句话说得好:“是你的,别人抢不走;不是你的,强求不来。”当自身成长得足够优秀和强大,人脉自会聚拢。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智联招聘”)

编辑|龙轲轲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