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出土的红衣夹炭陶的胎体内有明显的谷壳,在红烧土中也发现有炭化的稻壳和叶片,经鉴定这些炭化谷物部分属野生稻,部分是人工栽培的热带型粳稻。据此可推知,当时
A.我国先民彻底告别采集经济 B.农业生产已成为立国之本
C.实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D.生产生活逐渐向定居转变
【答案】D
【解析】
据题意可知,在浦江上山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这说明浦江上山遗址中出现了种植农业,这是生产生活向定居转变的表现,D项正确;“彻底告别”、“成为立国之本”的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体现,排除AB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排除C项。故选D项。
2.下图为苏美尔城邦乌尔城示意图。据图分析,该城()
注:乌尔城主要由堡城和郭城两个部分组成,堡城以塔庙为核心,塔庙残高21米,高耸的塔庙象征着人与天的沟通。郭城围绕着塔庙建设,内部的街道基本上是网格状的对称的。
A.体现神权与君权统一 B.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是两河流域交通枢纽 D.建筑技术水平高超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根据材料“高耸的塔庙象征着人与天的沟通”可知,该城建设体现了神权与君权统一,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神权与君权统一,未涉及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材料为苏美尔城邦乌尔城示意图,未体现该城在整个区域内的位置,不能看出它是两河流域交通枢纽,排除C项;高耸的塔庙建筑体现了神权与君权统一,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廷告天下,“宅兹中国,自兹乂(yì治理、安定)民”。这里的“中国”指当时()
A.邦国政权的称谓 B.汉文化影响范围
C.统治的地域中心 D.中华民族的代称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宅兹中国,自兹乂(yì治理、安定)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武王灭商后廷告天下,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因此,材料中的“中国”一词,是指周王室的统治中心,C项正确;西周是奴隶的强盛时期,不是邦国政权,排除A项;材料中的“中国”一词指的是政治概念,而不是文化和民族概念,排除B、D项。故选C项。
4.史载: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将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分为4个城区部落和15(或16)个乡村部落,规定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这一改革
A.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
B.吸收了雅典梭伦改革的精髓
C.是罗马国家法制建设的开端
D.刺激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
【答案】A
【解析】
塞尔维乌斯改革,打破了氏族制藩篱,按照地域部落划分公民,吸收大批自由民为公民,扩大了罗马公民集体的基础,增强了罗马公民的力量,故A项正确;雅典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氏族部落的是克里斯提尼,而非梭伦,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塞尔维乌斯的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氏族制,但并没有体现法制方面的建设,故C项错误;塞尔维乌斯改革是罗马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占有制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打破了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旧的部落制度,无法体现刺激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故D项错误。
5.下表所示是秦律中部分条律的规定。由此可知,秦律()
条律
规定
《徭律》
应役农民“不会”(不按期报到),要用荆条或竹板打脊背五十下,如果逃亡,还要加倍处罚
《戍律》
被征发戍边的农民,还要从事筑城之类的劳动,如所筑城一年内有毁坏,“令戍者勉补缮城”
《屯表律》
服役期满,归来的农民,而无文卷证明,即罚戍边四个月
A.体系较为完善 B.律令过于严苛
C.维护等级秩序 D.体现公平正义
【答案】B
【解析】
根据“要用荆条或竹板打脊背五十下,如果逃亡,还要加倍处罚”、“被征发戍边的农民,还要从事筑城之类的劳动”、“归来的农民,而无文卷证明,即罚戍边四个月”可知秦律中的规定对于处罚非常重,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律处罚严苛,不能说明体系较为完善、维护等级秩序和体现公平正义,排除ACD项。故选B项。
6.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的勋县贺思敬庸调布,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上有墨书“勋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并铃朱色官印。此文物从侧面印证了()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
【答案】A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等5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传习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卷(B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