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2.docx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2.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沧海(教学设计)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板块中《古代诗歌四首》的开篇之作。本单元主题围绕自然景观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并学会揣摩品味语言。《观沧海》作为曹操的经典四言古诗,属于乐府诗体裁。虽篇幅短小,却写景自然、语言含蓄,通过对沧海波澜壮阔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曹操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从单元编排来看,它为后续古代诗歌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初步接触古诗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对古代文学的热爱。通过学习此诗,学生能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诗人豪迈情绪的感染,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此前已学习和阅读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对古诗学习有一定基础,能够读准格律诗的字音,借助注释和联想初步理解诗文大意,也掌握了一些体悟古诗文情感和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上具备与同伴合作的能力。然而,他们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诗歌中较为含蓄、深沉的情感把握不够准确,对如《观沧海》这类通过宏大景象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刻哲理的诗歌,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但这也为教学提供了契机,通过学习《观沧海》,能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求知欲,帮助他们积累乐府诗常识,进一步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熟练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如“碣(jié)”“沧(cāng)”“澹(dàn)”“竦峙(sǒngzhì)”“萧瑟(xiāosè)”等;背诵诗歌,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如“以观沧海”中“以”的用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四言古诗独特的音韵之美;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如大海的波澜壮阔、山岛的高耸挺立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感受诗人曹操的壮志豪情,体会其胸怀天下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精准把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曹操的壮志豪情;熟练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感受其表达效果;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积累古代诗歌中的常用词汇和句式。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即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自己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广阔胸襟;准确理解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内涵,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含蓄的语言将情感与景象巧妙融合,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如展现大海波涛汹涌的视频、古代碣石山的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描绘的场景,增强直观体验,辅助理解诗歌。

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诗人为什么要写大海的景象?”“诗歌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诗歌学习之旅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有这么一位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战无不胜;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心怀天下,渴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文学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他曾在一次行军途中,看到士兵们疲惫不堪,为了鼓舞士气,他灵机一动,大声说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加把劲,很快就能吃到了!”士兵们听后,顿时口中生津,精神大振,步伐也加快了许多,这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能猜到这位传奇人物是谁吗?(引导学生猜出曹操)

没错,他就是曹操。曹操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也如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气势磅礴,慷慨悲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观沧海》,去感受他笔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领略他那豪迈的英雄气概。(板书课题:观沧海曹操)

(二)背景与常识介绍

作者生平: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

文档评论(0)

147****0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