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教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4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教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4.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知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是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2.阅读图表资料,从整体性视角分析海洋对大气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3.阅读图表资料,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

4.结合案例,比较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

1.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

2.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3.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4.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5.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学习难点

1.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学情分析

海洋的知识在地理必修一学过一些,大气的知识在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学习过,学生有知识基础,而本节组要将两者整合,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较高,所以在学习和讲解时要注意案例的应用,用案例说明其相互关系,领会海气相互作用的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能量流动等基本原理的认知。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但是可以利用板书绘图的形式来讲解其形成机制。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其形成原因,后再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的气候异常,进而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人复备

【导入】阅读教材84页引言图文材料,提问:你知道厄尔尼诺是怎样产生的吗?厄尔尼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引出话题:实际上,厄尔尼诺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你知道海气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吗?

组织同学阅读教材84至91页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熟悉并绘制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

2.文字梳理海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3.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成因图,梳理两现象产生的影响。

提问、课件展示同学绘图成果。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小结,梳理归纳如下:

一、海—气相互作用

1.含义: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的形式

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2.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1)提供热能: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

(2)提供水汽:暖流海区和低纬海区的气候相对湿润。

(3)调节气温eq\b\lc\{\rc\(\a\vs4\al\co1(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滞后于陆地上空。,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小))

(4)缓解温室效应eq\b\lc\{\rc\(\a\vs4\al\co1(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

3.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1)通过大气运动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

(2)通过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影响海水性质。

(3)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4.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过程

(2)意义

a.促进水平衡: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总水量基本不变。

b.促进热量平衡: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实现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

[思考]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如下图:

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情况,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

(2)表现

①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加,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大。

②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的概率增大。

③世界许多地区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发生于圣诞节前后,表现为赤道逆流增强向南流动,造成秘鲁沿海异常增温,对全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形成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沿赤道附近向东流动,迫使秘鲁寒流上涌减弱或停止

生物

秘鲁寒流造成深层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大量死亡

大气

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气流下沉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和

气候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思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秘鲁渔民有何影响?

提示:影响秘鲁渔场,渔民的渔获产量降低,渔民的收入减少。

2.拉尼娜现象

(1)含义: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情况。

(2)表现

①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7****0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