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思辩能力提升秘籍开启写作新思路
PART学习目标01
了解高中作文常见思维误区01理解作文思维提升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几种提升作文思维的方法02将所学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思维能力和作文水平。03学习目标
PART高中作文思维现状02
分析:以自己考试失利又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经历来阐述挫折能让人成长的观点,立意较为浅显。它仅仅停留在个人学习成绩这一具体事件上,没有深入探讨挫折在更广泛层面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比如挫折如何塑造人的性格、培养人的坚韧品质,也没有从社会、历史等角度去思考挫折对群体、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挫折成就未来》:我上次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看着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迷失在黑暗中的小鸟,找不到方向。回到家,父母没有批评我,而是鼓励我要振作起来。于是,我开始努力学习,每天都做很多练习题,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进步。所以,我明白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它,就一定能战胜它,走向成功。问题:立意浅显,缺乏深度
《手机对生活的影响》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举例1然而,手机也有很多坏处。举例2。但是,手机在工作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举例3不过,手机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举例4。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手机,既要利用它的好处,又要避免它的坏处。?问题: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分析:1、论述角度混乱:文章在论述手机的影响时,一会儿说便利,一会儿说坏处,然后又回到便利,再接着说坏处,论述角度频繁切换,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2、总结缺乏针对性:结尾虽然提出要正确看待手机,但没有针对前文所列举的各种影响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总结显得空洞,与前文的论述逻辑联系不紧密。
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口号,缺乏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支撑观点。例如在写“爱国”主题时,通篇都是“我们要热爱祖国”“祖国是伟大的”等空洞的表述,没有列举具体的爱国行为或事迹,如科学家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出力等,使得文章显得苍白无力。? 内容空洞,缺乏实质
PART思维误区大揭秘03
思考问题单一,缺乏多角度拓展。例如在写“挫折”时,只从自身经历角度展开,未考虑挫折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1、线性思维受固有模式影响,缺乏创新。在写“成功”时,总是围绕努力、坚持等常见因素,缺乏新颖观点。
2、定式思维只看事物表面,不探究深层意义。在写“文化”时,仅描述文化现象,未深入分析其内涵和价值,难以挖掘事物的本质。3浅表思维罗列误区
2.助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优化文章结构与逻辑思维提升使文章结构更清晰,论证过程更严谨,提升论证有效性。作文思维提升能带动阅读理解,如阅读议论文时,能快速抓住论点论据,提升理解率。?促进文言文学习,通过思维训练,对文言文句式、含义理解更透彻,提高文言文得分率。1.符合高考作文《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指出:高考命题“突出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师生要“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说:“高考作文应该拥有更多的思辨性,而不是堆砌名人名言、用典。”提升思维的重要性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面对形式多样的作文材料,写作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其实就是一这篇文章到底需不需要体现思辨?所以,如何从材料中准确抓住其思辨性特征?思辨类材料主要呈现两大特征:1)出现了两个以上关键词,并且形成了二元或多元关系。矛盾对立关系,如2021年新高考I卷“强与弱”,北京卷“生不逢时与生逢其时”,浙江卷“得与失”;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2)出现两种以上观点或评价,需要考生做出抉择的。比如2019年全国I卷作文“劳动”,材料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判断文章到底需不需要体现思辨?
PART作文思维提升的方法指导04
谢谢大家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常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全面看待深度思维——挖掘本质发散思维——拓展思路01逆向思维——打破常规01
逆向思维的定义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例如,常规观点认为“近墨者黑”,逆向思维则可以思考“近墨者未必黑”。逆向思维的意义逆向思维能打破常规思维定式,为作文提供独特的立意和视角。例如,常规观点认为“班门弄斧”是自不量力,逆向思维则可以思考“班门也可弄斧”,展现自信和勇气,敢于挑战权威。。概念解释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成功是失败之母”也有一定的道理。成功可能会让人产生骄傲和自满的情绪,从而放松警惕,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不能忘记失败的教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继续努力,才能避免失败。材料:“失败是成功之母”,反向思考“成功是失败之母”。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市场经济经典例题训练点评(2025).pptx
-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025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措施启示类非选择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pptx
- 路径传导类选择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pptx
-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1).pptx
-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5、6课+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1).pptx
-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