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5章空间无线光通信;
5.1概述;
;
在其他军事实验室和航空航天实验室也完成了多个实验,这些实验室演示了地面卫星、卫星卫星和卫星地面的光通信链路,例如:
①机载飞行试验系统——在新墨西哥州,建立飞机和地面站之间的链路;
②激光交叉链路系统——建立地球同步系统的全双工空间空间链路;
③光通信演示机——用于演示卫星地面的高速数据传输的实验;
;
④平流层光学有效载荷实验STROPEX——建立从机载站到可传输光学地面站的高比特率下行光通信链路;
⑤火星激光通信演示系统——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建立高达10Mb/s数据传输速率的光通信链路;
⑥机载激光光学链路演示器(其法语缩写为LOLA)———首次演示了在高空飞机和GEO卫星(ARTEMIS)之间的双向光通信链路。;
在研究空间FSO通信时,需考虑激光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或星间链路所涉及问题的不同。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激光从地面卫星的上行链路进行通信时,光束会先经历大气,再经历非大气路径到达接收端,因而激光从地面卫星的上行链路进行通信时的主要挑战为大气折射率的时空变化将导致光束失真和光束与接收端之间未对准;;
另一方面,当激光从卫星地面的下行链路通信时,会导致光束几何扩散(主要由束散角损耗引起)和较小的扩散(由大气湍流或光束转向变化引起),但是当光束通过非大气路径到达距离地球表面约30km时,大气湍流对下行链路传播的影响一般非常小,因而激光从卫星地面的下行链路进行通信时的主要挑战为光束的几何扩散。;
5.1.2FSO通信较RF通信的优势
FSO通信的优势如下:
(1)高带宽。
(2)功率和质量要求低。
图5-2所示为从火星传回地球时FSO信号和RF信号束散角的对比。;
;
表5.1给出了FSO和RF通信系统之间功率和质量的比较。;
(3)高定向性。天线的定向性与其增益密切相关。FSO载波相对于RF载波的优势可以从天线增益的比值中看出,如下式:
(4)无须频谱许可。
(5)安全性高。;
FSO通信除了上述优势???,还具有以下优势:①易于扩展和减少网段的大小;②设备重量轻、体积小;③部署简单快速;④能够在不能使用光纤电缆的地方使用。
然而,FSO通信系统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相对于RF通信系统,还是存在一些缺点:其一,FSO通信系统激光的定向性虽然很好,但是波束还是会随距离的增加而慢慢变宽,因此需要使用精确的ATP系统;其二,FSO通信传输质量除了受天气影响大外,太阳相对于激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位置也会对FSO通信传输质量产生影响,因为在特定的传输线路中,当太阳光的背景辐射增加时,会导致FSO通信系统的性能变差。;
5.1.3FSO通信系统波长选择
FSO通信系统波长是影响系统链路性能和检测器灵敏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
表5.2总结了在实际运用中各空间无线光系统所使用的波长。
;;;;;;
国际照明委员会将光辐射分为三类,即IR-A(700~1400nm)、IR-B(1400~3000nm)和IR-C(3000nm~1mm)。它们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近红外(NIR):是一种低衰减窗口,波长范围为750~1450nm,主要用在光纤中。
(2)短波长红外(SIR):波长范围为1400~3000nm,其中1530~1560nm为长距离通信的主要光谱范围。
(3)中波长红外(MIR):波长范围为3000~8000nm,主要用在导弹制导的军事应用中。
(4)长波长红外(LIR):波长范围为8000nm~15μm,主要用在红外热成像;
5.1.4相关研究进展
虽然在以往的文献中对FSO通信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以近地FSO通信链路为主,而对于空间无线光链路的研究较少。对于空间无线光链路的研究,Hemmati等人提出了深空光通信的要求及其未来前景。随后Cesarone等人介绍了深空光链路应用的各种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光通信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可满足深空光链路的未来需求和提高其性能优势。;
本章将围绕空间无线光通信进行介绍,重点介绍该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现状和最新研究趋势,同时详细介绍地面卫星/卫星地面和星间光通信链路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在物理层和其它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或传输层)上所使用的性能提升技术。由于目前大多数调查报告仅涉及物理层的缓解技术,因此本章不但会介绍物理层中的缓解技术,还会介绍其它层中的缓解技术。最后将介绍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即利用轨道角动量(OAM)来改善深空和近地光通信的质量。;
5.2
文档评论(0)